鳡字的意思和解釋
鳡
⻥部 共21畫 左右結構 U+9CE1 CJK 基本漢字
鳡字概述
〔鳡〕字拚音是(gǎ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21畫。
〔鳡〕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魚感)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鳡〕字倉頡碼是NMIRP,五筆是QGDN,四角碼是2313.5。
〔鳡〕字統一碼UNICODE是U+9CE1,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40161,UTF8:E9B3A1。
〔鳡〕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三級字表中。
鳡的意思
鳡 gǎn ㄍㄢˇ
基本解釋
①〔~魚〕身體長而大,性凶猛,捕食其他魚類,對淡水養殖業有害。為大型上等食用魚類。亦稱“黃鑽”。
②(鱤)
詳細解釋
名詞
◎魚名 。鱤魚,又名“黃鑽”、“竿魚”,古代稱賢鰥魚,屬魚綱鯉科,腹平,頭似鯇而口大,頰似鯰而色黃,鱗似鱒而稍細,大者三四十斤,其性情凶猛,捕食其他魚類,對淡水養殖有害。
Elopichthys bamb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