鞓字的意思和解釋
鞓
⾰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9793 CJK 基本漢字
鞓字概述
〔鞓〕字拚音是(tī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6畫。
〔鞓〕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革呈)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鞓〕字倉頡碼是TJRMG,五筆是AKFG06 AFKG98 AFKG86 。
〔鞓〕字統一碼UNICODE是U+9793,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8803,UTF8:E99E93。
鞓的意思
鞓 tīng ㄊㄧㄥ
基本解釋
◎皮腰帶:“金魚公子夾衫長,密裝腰~割玉方。”
詳細解釋
名詞
1.腰帶的帶身 。
鞓帶(皮帶)
belt;
2.泛指腰帶。
足登朱絲履,腰係白玉鞓。 《兒女英雄傳》
waistband; belt;
3.泛指帶子。
紅塵夢從此斬青萍,玄猿性早已鎖黃鞓。 明 · 佚名《節孝記》
belt; girdle;
4.[人和物體的] 杆狀部分。
我將他香棹輕推椅鞓搖。 元 · 佚名《野猿聽經》
leg;
鞓字的翻譯
leather belt
テ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