鞮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18畫 左右結構 U+97AE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 部

18 畫

9 畫

左右結構

122125112251112134

dai1

4648.1

U+97AE

E99EAE

TJAMO

AKFH06 AFJH98 AFJH86

鞮字概述

〔鞮〕字拚音是(),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8畫

〔鞮〕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革是)組成。

〔鞮〕字倉頡碼是TJAMO,五筆是AKFH06 AFJH98 AFJH86 ,四角碼是4648.1

〔鞮〕字統一碼UNICODE是U+97AE,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8830,UTF8:E99EAE

〔鞮〕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鞮的意思

dī ㄉㄧ

基本解釋

用獸皮製的鞋:“一春當費~二緉。”

〔~鞻( lóu )氏〕中國周代樂官名,掌四夷之樂與其聲歌。”

古代釋譯官:“光景所照,~象必通。”

詳細解釋

名詞

古代用皮製的鞋。

leather shoes;

鞮的國語辭典解釋

dī ㄉㄧ

詳細解釋

1.古代用皮革製成的鞋子。即靴。

《廣韻 · 上聲 · 齊韻》:“鞮,革履。”漢 · 桓寬《鹽鐵論 · 散不足》:“古者庶人賤騎繩控,革鞮皮廌而已。”唐 · 韓翃《送巴州楊使君》詩:“前驅錦帶魚皮鞮,側佩金璋虎頭綬。”

2.中國古代西北一帶外族的稱呼。

唐 · 釋慧琳《一切經音義 · 卷八五 · 辯正論音》:“鞮,比狄、西戎號也。”

3.職官名。參見“鞮鞻”條。

4.姓。如春秋時晉國有邑名銅鞮,後人以地名為姓。

鞮的兩岸詞典解釋

dī ㄉㄧ

詳細解釋

1.《書》古代皮製的鞋。

2.《書》古代對西北一帶外族的稱呼。

3.姓。

鞮字的翻譯

leather shoes

(nom de famille)​, chaussures en cuir

タイ テイ ダ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