鼗字的意思和解釋

táo

⿎部 共19畫 上下結構 U+9F17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9 畫

6 畫

上下結構

形聲字

3415341212514311254

táo

tou4

3214

U+9F17

E9BC97

LOGTE

QIFC

鼗字概述

〔鼗〕字拚音是(táo),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9畫

〔鼗〕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兆鼓)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鼗〕字倉頡碼是LOGTE,五筆是QIFC,四角碼是3214

〔鼗〕字統一碼UNICODE是U+9F17,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40727,UTF8:E9BC97

〔鼗〕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鼗的意思

táo ㄊㄠˊ

基本解釋

兩旁綴靈活小耳的小鼓,有柄,執柄搖動時,兩耳雙麵擊鼓作響。俗稱“撥浪鼓”。

詳細解釋

名詞

鞀鼓,長柄的搖鼓,俗稱“撥浪鼓” 。

鞀鼙(鞀鼓和鼙鼓,都是小鼓)

drum-shaped rattle;

鼗字的翻譯

small revolving drum with knobs

トウ ドウ ふりつづ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