齘字的意思和解釋
齘
⿒部 共19畫 左右結構 U+9F58 CJK 基本漢字
齘字概述
〔齘〕字拚音是(xiè),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9畫。
〔齘〕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齒介)組成。
〔齘〕字倉頡碼是YUOLL,五筆是HBWJ,四角碼是2872.0。
〔齘〕字統一碼UNICODE是U+9F58,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40792,UTF8:E9BD98。
齘的意思
齘 xiè ㄒㄧㄝˋ
基本解釋
①牙齒相磨切。
②(物體上下交接處)參差不吻合。
詳細解釋
動詞
1.牙齒相磨切。
齘為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齘齒。 《金匱要略》
grind one's teeth;
2.磨牙發聲。
齘,鳴齒也。 唐 · 玄應《一切經音義》
sound of grinding one's teeth;
形容詞
◎比喻物體相接的地方參差不密合 凡察革之道,衣之欲其無齘也。——《考工記》
uneven;
齘的國語辭典解釋
齘 xiè ㄒㄧㄝˋ
詳細解釋
動
◎上下牙齒互相摩擦。
《說文解字 · 齒部》:“齘,齒相切也。”清 · 段玉裁 · 注:“謂上下齒緊相摩切也。”
形
◎參差不密合。
《周禮 · 冬官考工記 · 函人》:“舉而視之,欲其豐也;衣之,欲其無齘也。”唐 · 賈公彥 · 疏:“釋曰:‘人之齒齘前卻不齊,劄葉參差與齒齘相似,故以齘為喻 。’”
齘的兩岸詞典解釋
齘字的翻譯
カイ 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