衃字的意思和解釋

pēi fǒu

⾎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8843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 部

10 畫

4 畫

左右結構

會意字

3252211324

pēi,fǒu

pui1

2119.0

U+8843

E8A183

HTMF

TLDH06 TLDH98 TLGI86

衃字概述

〔衃〕字拚音是(pēi,fǒu),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衃〕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血不)組成,造字法是會意字

〔衃〕字倉頡碼是HTMF,五筆是TLDH06 TLDH98 TLGI86 ,四角碼是2119.0

〔衃〕字統一碼UNICODE是U+8843,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4883,UTF8:E8A183

〔衃〕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衃的意思

pēi ㄆㄟ

基本解釋

淤血。

詳細解釋

名詞

又名衃血。凝聚成紫黑色的瘀血。凝血。

,凝血也。從血,不聲。 《說文》赤如血者死。 《素問 · 六節藏象論》。注:“敗惡凝聚之血色赤黑也。”

衃血(凝結成赤黑色的敗血)

coagulated blood;

衃的國語辭典解釋

pēi ㄆㄟ

詳細解釋

赤黑色的瘀血。

《說文解字 · 血部》:“衃,凝血也。”《黃帝內經素問 · 卷三 · 五髒生成篇》:“ 黑如炱者死,赤如衃者死。”自注:“衃血,謂敗惡凝聚之血,色赤黑也。”

fóu ㄈㄡˊ

詳細解釋

蚍衃:一種似葵的植物。

《爾雅 · 釋草》:“荍,蚍衃。”晉 · 郭璞 · 注:“今荊葵也。似葵,紫色。謝氏雲:‘小草。多華,少葉,葉又翹起。’”

衃的兩岸詞典解釋

pēi ㄆㄟ

詳細解釋

《書》凝聚的赤黑色的血。

赤如衃者死(《黃帝內經素問‧卷三‧五髒生成篇》)。

衃字的翻譯

coagulated blood

ハイ フ フウ 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