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8畫 全包圍結構 U+56FE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8 畫

5 畫

全包圍結構

會意字

25354441

tou4

6030

U+56FE

E59BBE

WHEY

LTUI

图字概述

〔图〕字拚音是(),部首是⼞部,總筆數是8畫

〔图〕字結構是全包圍結構,可拆解為(⿴囗冬)組成,造字法是會意字

〔图〕字倉頡碼是WHEY,五筆是LTUI,四角碼是6030

〔图〕字統一碼UNICODE是U+56FE,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2270,UTF8:E59BBE

〔图〕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图的意思

tú ㄊㄨˊ

基本解釋

用繪畫表現出來的形象。~畫。~案。~譜。~鑒。

指地圖。《亞洲略~》。~窮匕見。

畫。畫影~形。

計謀,計劃。宏~(亦作“弘圖”、“鴻圖”)。良~。

謀取,希望得到。~謀。~利。企~。妄~。勵精~治。唯利是~。

詳細解釋

動詞

1.會意。從囗,從啚。囗( wéi ),表示範圍。啚( bǐ ),“”的本字,表示艱難。合起來表示規劃一件事,需慎重考慮,相當不容易。本義:謀劃,反複考慮。

2.同本義。

,畫計難也。 《說文》是究是 《詩 · 小雅 · 常棣》。傳:“謀也。”君與臣事。 《儀禮 · 聘禮》君不與。 《公羊傳 · 莊公十三年》而天下可也。 《戰國策 · 秦策》

試圖(打算);圖計(謀劃)

plan and contrive; consider again and again;

3.圖謀;謀取。

闕秦以利 晉,唯君之。 《左傳 · 僖公三十年》舉其一不計其十,究其舊不其新。 韓愈《原毀》而後乃今將南。 《莊子 · 逍遙遊》不可也。 《三國誌 · 諸葛亮傳》大事。 《資治通鑒》報複也。 清 ·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將來。 清 · 梁啟超《譚嗣同傳》

圖王(圖謀王業);圖功(圖謀建立功業);圖回(圖謀運轉);圖全(圖謀保全自身);圖利(圖謀私利);圖私利;圖一時之痛快;圖名;圖害(謀害);圖飽私囊;圖吞公款

sheme; seek; pursue; design;

4.籌劃;設法對付。

無使滋蔓,蔓難也。 《左傳 · 隱公元年》

圖治(想辦法把國家治好)

plan and prepare; project;

5.繪畫。

上思股肱之美,乃畫其人於麒麟角。 《漢書 · 蘇武傳》

圖形(畫出人的相貌);圖工(善於繪畫的人);圖畫(描繪人或物的形像)

draw;

6.摹擬。

命鑄銅以其像。 《水經注》

imitate;

7.預料,料想到。多用於否定。

子在 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為樂之至於斯也。” 《論語 · 述而》子自歸。 宋 · 陸遊《過小孤山大孤山》

expect;

名詞

1.所畫的圖畫。

至見其,狀貌如婦人好女。 《史記 · 留侯世家》然不得列於名臣之 《漢書 · 蘇武傳》

看圖識字;圖載(以圖像表達);圖障(繪有圖畫的屏風);圖卷;圖法(圖錄和法典);圖軸(畫軸;畫卷);略圖(簡單的圖畫);圖經(附有圖畫、地圖的書籍或地理誌);圖說(兼附圖畫以助解說的著作)

picture; drawing; chart;

2.地圖。

有司案 《史記 · 廉頗藺相如列傳》河出, 洛出書,聖人則之。 《易 · 係辭上》燦若繡。 《徐霞客遊記 · 遊黃山記》普法交戰 清 ·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山水之 蔡元培《圖畫》

圖本(圖樣);圖誌(附有地圖的地方誌);圖牒(圖籍表冊);圖書(圖籍;書籍);圖式;圖例;圖板;圖懺(古代方士或儒生編造的關於帝王受命征驗一類的書,多為隱語、預言);圖緯(圖懺和緯書)

map;

3.版圖。有所有權與管轄權的領土,行使主權的領土。

領同穀,驛道出流沙。 唐 · 杜甫《秦州雜詩》

domain;

4.意圖;意願。

帝子留遺恨,曹公屈壯 杜甫《過南嶽入洞庭湖》

intentions;

5.塔,即“浮圖”的簡稱。

南峰北嶺,多結禪棲之士;東岩西穀,又是刹靈之 《水經注》

tower;

6.明清時地方區劃名。

改鄉為都,改裏為 顧炎武《日知錄》引《蕭山縣誌》

tu;

7.書籍 。

圖典(圖書和經典);圖史(圖書和史籍)

book;

图字的翻譯

diagram; chart, map, picture

Bild, Abbild

carte (géographie)​, dessin, plan, projeter, désirer, compter sur, calculer, can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