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字的意思和解釋
挽
⺘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2F8B9 CJK CJK-CIS
挽字概述
〔挽〕字拚音是(wǎ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挽〕字結構是左右結構,造字法是形聲字。
〔挽〕字五筆是RVKQ。
〔挽〕字統一碼UNICODE是U+2F8B9,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CIS),十進製:194745,UTF8:F0AFA2B9。
挽的意思
挽 wǎn ㄨㄢˇ
基本解釋
①拉,牽引。~弓。~留。
②設法使局勢好轉或恢複原狀。~救。力~狂瀾。
③追悼死人。~詞。~聯。~幛。
④古同“晚”,後來的。
⑤同“绾”。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手,免聲。古字從“车”,免聲。本義:牽引;拉。
2.同本義。
挽,引也。 《小爾雅 · 廣詁》輓,引之也。 《說文》輓,輓車也。 《廣韻》或輓之,或推之。 《左傳 · 襄公十四年》。注:“前牽曰輓。”婁敬脫輓輅。 《史記 · 劉敬傳》轉粟輓輸以為之備。 《漢書 · 韓安國傳》挽炮車者。 清 ·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挽郎(出葬時,牽紼唱挽歌的少年);挽強(拉強弓);挽滿(拉滿弓);挽車(拉車);挽住(憋住);挽手兒(韁繩);挽歌郎(出殯時替喪家在靈前唱挽歌的人);挽強為弱(使強變弱)
draw; pull;
3.悼念死者。
現今胡三公子替 湖州魯老先生征挽詩,送了十幾個鬥方在我那裏。 《儒林外史》
挽章(挽詞。哀悼死者的詞章);挽詩(哀悼死者的詩);挽歌(哀悼死者的喪歌);挽聯(哀悼死者的對聯);挽辭(哀悼死者的言辭)
lament sb. 's death;
動詞
1.通“绾”。卷起 。
挽褲腿兒。
roll up;
2.同“绾”。編結 。
挽手(鞭子);挽角(童年)
coil up;
3.扭轉;挽回。
火攻破敵,挽強為弱。 《三俠五義》
挽狂瀾(扭轉局麵或風氣);挽正(糾正);挽轉(挽回);挽通(勾結;買通)
reverse;
4.薦引 。
挽推(引薦;扶持)
recommend;
5.勾;挎 。
不由分說,拉著文君就走,挽其腰;手挽小籃。
carry on the arm;
6.請,托。
怎奈蔡攸處挽心腹催促公人起身。 《水滸全傳》
please;
形容詞
◎後,遲。通“晚”。
必用此為務,輓近世塗民耳目,則幾無行矣。 《史記 · 貨殖列傳》
挽近(近世,近代。同晚近)
late;
挽的國語辭典解釋
挽 wǎn ㄨㄢˇ
詳細解釋
動
1.拉、引。
唐 · 杜甫《前出塞》詩九首之六:“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挽車。
2.卷起。
宋 · 蘇軾《送周朝議守漢州》詩:“召還當有詔,挽袖謝鄰裏。”
3.係、盤結。
《老殘遊記 · 第九回》:“道士挽了個髻,叫人一望而知……是道士。”
挽發。
形
◎哀悼死者的。
挽歌、挽聯、挽詞。
挽的兩岸詞典解釋
挽字的翻譯
pull; pull back, draw back
ziehen
enrouler, retrousser, ti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