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字的意思和解釋

衣

⾐部 共6畫 獨體字 U+2F9C4 CJK CJK-CIS

獨體字

⾐ 部

6 畫

獨體字

象形字

413534

U+2F9C4

F0AFA784

YEU

衣字概述

〔衣〕字拚音是(),部首是⾐部,總筆數是6畫

〔衣〕字結構是獨體字,造字法是象形字

〔衣〕字五筆是YEU

〔衣〕字統一碼UNICODE是U+2F9C4,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CIS),十進製:195012,UTF8:F0AFA784

衣的意思

衣 yī ㄧ

基本解釋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體的東西。~服。~著( zhuó )。~冠。~架。~錦還( huān )鄉。

披或包在物體外麵的東西。炮~。糖~。腸~。

姓。

詳細解釋

名詞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麵象領口,兩旁象袖筒,底下象兩襟左右相覆,為上衣形。“”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的字與衣服有關。本義:上衣。

2.同本義。

,所以蔽體者也。上曰,下曰裳。 《說文》一戎 《書 · 武城》。傳:“服也。”薄澣我 《詩 · 周南 · 葛覃》東方未明,顛倒裳。 《詩 · 齊風 · 東方未明》黃裳。 《詩 · 邶風 · 綠衣》荀九家乾為 《易 · 說卦》夜披坐。 唐 · 李朝威《柳毅傳》披紫衣。

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褲(上衣與褲子)

upper garment; jacket;

3.服裝的通稱。合上衣下裳而言。

豈曰無,與子同袍。 《詩 · 秦風 · 無衣》無褐。 《詩 · 邶風 · 七月》而出,並日而食。 《禮記》

衣衿(秀才穿的衣服;亦指秀才的功名);衣不解帶(指和衣而睡);衣不周身(衣不蔽體);衣巾寄學(以士子的身份就學);衣襖(軍服);衣飯(借指謀生的職業、技能)

clothing; clothes; garment;

4.器物的外罩 。

衣甲(鎧甲);衣車(前後有遮蔽的車子);弓衣;劍衣;衣袍(古代指覆蓋在棺材外麵的布罩)

covering;

5.指苔蘚等 。

苔衣(苔的總稱);地衣(菌類植物)

moss;

6.塗層 。

糖衣;防護衣

coating;

7.膜,薄軟柔韌的片、張或層 。

花生衣

membrane;

8.另見 yì。

衣 yì ㄧˋ

詳細解釋

動詞

1.穿衣。

許子必織布然後乎? 《孟子 · 滕文公上》許子衣褐。婦人不織,禽獸之皮,足也。 《韓非子 · 五蠹》

衣紫腰金(身穿紫衣,腰係金帶。喻高官厚祿,榮華富貴);衣帛(穿絲製的衣裳);衣冠(穿衣戴帽)

wear; put on;

2.遮蓋;包紮。

古之葬者,厚之以薪。 《易 · 係辭下》裂裳瘡。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衣被海內(給全國都帶來好處);衣飾(掩飾);衣覆(覆蓋)

cover; wrap up; bind up;

3.依靠。後作“”。

rely on;

4.另見 yī。

衣的國語辭典解釋

衣 yī ㄧ

詳細解釋

1.人身上所穿,用來蔽體禦寒的東西。通常用布帛、皮革或各種纖維質料做成。

毛衣、雨衣、睡衣。

2.包在物體外的東西。

書衣、胞衣、糖衣藥丸。

3.蔬菜、果實外的薄皮。

唐 · 李建勳《宿友人山居寄司徒相公》詩二首之一:“隔紙烘茶蕊,移鐺剝芋衣。”

4.特指苔蘚等延貼地麵、岩石或樹皮上生長的隱花植物。

唐 · 白居易《營閑事》詩:“暖變牆衣色,晴催木筆花。”

苔衣、地衣。

5.姓。如明代有衣守信。

6.二一四部首之一。

衣 yì ㄧˋ

詳細解釋

1.穿。

《論語 · 子罕》:“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荀子 · 富國》:“故天子袾裷衣冕,諸侯玄裷衣冕。”

2.覆蓋。

《易經 · 係辭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管子 · 度地》:“以徒隸給大雨,隄防可衣者衣之。”

3.倚靠。

《書經 · 康誥》:“今民將在祇遹乃文考,紹聞衣德言。”元 · 關漢卿《雙赴夢 · 第四折》:“衣的我奉玉甌,進禦酒,一齊山壽。”

衣的兩岸詞典解釋

衣 yī ㄧ

詳細解釋

1.衣服。

衣襟、穿衣吃飯、衣不蔽體、豐衣足食。

2.包在物體外麵的東西。

糖衣、弓衣、筍衣。

3.母體內包裹胎兒的胎盤和胎膜。

胎衣、胞衣。

4.特指苔蘚類隱花植物。

苔衣、地衣。

5.姓。

6.二一四部首之一。

衣 yì ㄧˋ

詳細解釋

《書》穿(衣服);拿衣服給人穿。

衣布衣、衣錦榮歸、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

衣字的翻譯

clothes, clothing; cover, skin

Kleidung (S)​, Yi (Eig, Fam)

vêtements, peau, enveloppe, s'habiller, porter (un vêt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