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字的意思和解釋

jiè

⺅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501F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0 畫

8 畫

左右結構

會意字

3212212511

jiè

ze3

2426.1

U+501F

E5809F

OTA

WAJG

借字概述

〔借〕字拚音是(jiè),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借〕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亻昔)組成,造字法是會意字

〔借〕字倉頡碼是OTA,五筆是WAJG,四角碼是2426.1

〔借〕字統一碼UNICODE是U+501F,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0511,UTF8:E5809F

〔借〕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借的意思

jiè ㄐㄧㄝˋ

基本解釋

暫時使用別人的財物等。~用。~閱。~賬。~據。~條。

暫時把財物等給別人使用。~錢給人。

假托。~口。~端。~故。~代。~景。~喻。~題發揮。

依靠。憑~。~勢。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人,昔聲。本義:借,借進,借出。

2.借進。

,假也。 《說文》。朱駿聲曰:“即藉字之轉注。古隻作藉。”,假也。 《廣韻》無不給。 《晉書 · 阮裕傳》旁近與之。 宋 · 王安石《傷仲永》允修書。 清 · 袁枚《黃生借書說》書非借不能讀。借者之用心。其借書亦類予。

求借(請求別人借給);挪借(暫時借用別人的錢);借當(借人東西去當鋪當錢);借當頭(借將要拿去典當的東西);借典(借,借用)

borrow;

3.借出。

有馬者,人乘之。 《論語 · 衛靈公》權勢不可以人。 《韓非子 · 內儲說下》

他借書給我們;借給他幾塊錢;借一肩兒(挑擔者讓別人替自己挑一會,自己可以休息一下);借借(借出);借賃(租借)

lend;

4.幫助。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世間英物。 文天祥《念奴嬌》

help;

動詞

1.假托;借口。

若苟有以藉口。 《左傳 · 成公二年》

借言(借口,假托的理由);借情(假托某種情況或緣故)

use as a pretext;

2.憑借;依靠。

子殺之。 《墨子 · 公輸》其可以以美名者,以外權重之。 《韓非子 · 孤憤》天降大雨。 《廣東軍務記》寨牆為蔽。 清 · 徐珂《清稗類鈔 · 戰事類》征入境。 [英]赫胥黎著、 嚴複譯《天演論》

借倩(托請);借水行舟(借用別人的力量或條觀條件辦事);借步簷躲雨(喻指借他人力量庇護自己);借勢兒(乘機)

rely on;

連詞

相當於“假使”,“假設”,“假如”,“即使”。

第令母斬。 《史記 · 陳涉世家》

借使(假設連詞。假如,倘若;即使,縱然);借若(猶假如);借或(即或,即使);借如(假設連詞。假如,如果;即如,例如)

if;

借的國語辭典解釋

jiè ㄐㄧㄝˋ

詳細解釋

1.暫時向人告貸財物。

《左傳 · 定公九年》:“盡借邑人之車。”北齊 · 顏之推《顏氏家訓 · 治家》:“借人典籍,皆須愛護。”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2.把財物暫時給他人使用。

《論語 · 衛靈公》:“有馬者借人乘之。”

這支筆借你用一下。

3.讚許。

《隋書 · 卷二五 · 刑法誌》:“武帝敦睦九族,優借朝士。”《文選 · 鄒陽 · 獄中上書自明》:“慈仁殷勤,誠嘉於心,此不可以虛辭借也。”

4.假托、利用。

借刀殺人、借題發揮。

5.幫助。

《漢書 · 卷六七 · 朱雲傳》:“少時通輕俠,借客報仇。”

6.倚靠、憑借。

借重、借助。

假使、假設。

唐 · 元稹《遣病》詩:“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借使到百年,不知何所成?”

借的兩岸詞典解釋

jiè ㄐㄧㄝˋ

詳細解釋

1.借來;挪借過來(與“還(ㄏㄨㄢˊ huán)”相對)。

借書、借錢、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2.借出;借給別人。

車借你用、這把傘借你。

3.假托;利用。

借故、借口、借花獻佛、借刀殺人。

4.憑借;倚賴。

借助、借重。

借字的翻譯

borrow; lend; make pretext of

ausleihen, ausborgen (V)​, verleihen (V)

シャク シャ セキ かりる たと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