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字的意思和解釋
偃
⺅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5043 CJK 基本漢字
偃字概述
〔偃〕字拚音是(yǎ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偃〕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亻匽)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偃〕字倉頡碼是OSAV,五筆是WAJV,四角碼是2121.4。
〔偃〕字統一碼UNICODE是U+5043,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0547,UTF8:E58183。
〔偃〕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偃的意思
偃 yǎn ㄧㄢˇ
基本解釋
①仰麵倒下,放倒。~臥。~仆。~仰(俯仰,喻隨俗應付)。~旗息鼓。
②停止。~息。~武修文。
③古同“堰”,堤壩。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人,匽( yàn )聲。本義:仰臥;仰。
2.同本義。
偃,僵也。 《說文》。按,伏而覆曰仆,仰而倒曰偃。偃,仰也。 《廣雅》與一人俱斃,偃,且射子鉏。 《左傳 · 定公八年》迎風則偃,背風則仆。 《吳越春秋》須臾祭畢,倦而偃。 —— 《鍾馗傳 —— 捉鬼傳、平鬼傳》或息偃在床。 《詩 · 小雅 · 北山》
偃腹(仰腹而臥);偃寢(仰臥;躺下);偃斧(仰斧。指堆土為墳,墳頂窄狹如仰斧形狀)
fall in ones back; lay down;
3.通“匽”。停止;停息。
反而定三革,偃五兵,合天下,立聲樂。 《荀子》兩君偃兵接好,日中為期。 《國語 · 吳語》盜賊皆偃,工賈競臻。 徐陵《廣州刺史歐陽頠德政碑》
偃武(停息武備);偃革(停止戰爭);偃戢(停息);偃鼓(停敲戰鼓。指罷戰);偃兵(停戰)
cease; stop;
4.倒下;倒伏。
天大雷電以風,木盡偃。 《書 · 金鰧》東麵偃旌。 《儀禮 · 鄉射禮》草上之風必偃。 《論語》
偃倒(倒伏);偃草(風吹草倒)
lodgy;
名詞
1.通“匽”。廁所。
觀室者,周於寢廟,又適其偃焉。 《莊子 · 庚桑楚》
lavatory;
2.〈方〉∶度量。
今浙江以身及手比繫物之高下、長短為偃,偃、隱古通。 章炳麟《方言》
measure;
3.古地名 。在今山東省費縣南。
Yan;
4.姓。
偃的國語辭典解釋
偃 yǎn ㄧㄢˇ
詳細解釋
動
1.仰臥。
《詩經 · 小雅 · 北山》:“或息偃在床,或不巳於行。”《文選 · 謝靈運 · 遊南亭詩》:“逝將候秋水,息景偃舊崖。”
2.仆倒、倒伏。
《書經 · 金縢》:“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儀禮 · 鄉射禮》:“東麵偃旌,興而俟。”
3.覆蓋。
唐 · 張喬《尋桃源》詩:“水垂青靄斷,鬆偃綠蘿低。”
偃蓋。
4.停止、平息。
《書經 · 武成》:“王來自商至於豐,乃偃武修文。”唐 · 杜甫《寄題江外草堂》詩:“幹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
名
1.堤防。
《周禮 · 天官 · 䲣人》:“䲣人掌以時䲣為梁。”鄭玄注引鄭司農雲:“梁,水偃也。”
2.姓。如晉代有偃籍。
偃的兩岸詞典解釋
偃字的翻譯
cease, lay off, lay down
aufhalten, aufhören , hinfallen, umstürzen , Yan (Eig, Fam)
tomber sur le dos, abaisser, cesser
エン ふせる ふ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