匽字的意思和解釋

yǎn yàn

⼕部 共9畫 半包圍結構 U+533D CJK 基本漢字

⼕ 部

9 畫

7 畫

半包圍結構

125115315

yǎn,yàn

jin2

7171.4

U+533D

E58CBD

SAV

AJVD

匽字概述

〔匽〕字拚音是(yǎn,yà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9畫

〔匽〕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可拆解為(⿷匚妟)組成。

〔匽〕字倉頡碼是SAV,五筆是AJVD,四角碼是7171.4

〔匽〕字統一碼UNICODE是U+533D,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1309,UTF8:E58CBD

匽的意思

yǎn ㄧㄢˇ

基本解釋

隱藏。

古同“”(a.倒伏。b.停止)。

古兵器名,戟的一種。

古通“燕( yān )”,古國名。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匚,妟聲。本義:匿。

2.貯汙水的坑池。

為其井,除其不蠲,去其惡臭。 《周禮 · 天官 · 官人》。注:“匽豬,謂霤下之池,畜水而流之者。”

puddle;

3.姓。

動詞

通“”。停息 海內安寧,興文匽武。——《漢書·禮樂誌》。顏師古雲:“匽,古偃字。”

stop;

yàn ㄧㄢˋ

基本解釋

排汙水的陰溝。~溷。~瀦。

廁所。~廁。~溲。

古通“”,安。

匽的國語辭典解釋

yǎn ㄧㄢˇ

詳細解釋

1.藏匿。

《說文解字 · 匸部》:“匽,匿也。”

2.停止、停息。

《漢書 · 卷二二 · 禮樂誌》:“海內安寧,興文匽武。”

1.廁所。

《周禮 · 天官 · 宮人》:“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惡臭。”鄭玄注引鄭司農曰:“匽,路廁也。”

2.姓。如漢代有匽皇後。

匽的兩岸詞典解釋

yǎn ㄧㄢˇ

詳細解釋

1.《書》藏匿;遮蔽。

2.《書》停止;停息。通“”。

匽兵、海內安寧,興文匽武。

3.姓。

yǎn ㄧㄢˇ

詳細解釋

《書》排放汙水的溝池;廁所。

匽廁、匽溲。

匽字的翻譯

to hide, to secrete, to repress; to bend

エ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