偋字的意思和解釋

bìng bǐng

⺅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504B CJK 基本漢字

⺅ 部

11 畫

9 畫

左右結構

32513431132

bìng,bǐng

bing2

2724.1

U+504B

E5818B

OSTT

WNUA

偋字概述

〔偋〕字拚音是(bìng,bǐ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偋〕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亻屏)組成。

〔偋〕字倉頡碼是OSTT,五筆是WNUA,四角碼是2724.1

〔偋〕字統一碼UNICODE是U+504B,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0555,UTF8:E5818B

偋的意思

bǐng ㄅㄧㄥˇ

基本解釋

古同“”,棄;除。

bìng ㄅㄧㄥˋ

基本解釋

隱僻,無人處。

偋的國語辭典解釋

bìng ㄅㄧㄥˋ

詳細解釋

隱僻無人的地方。

《廣韻 · 去聲 · 勁韻》:“偋,隱僻也,無人處。”

排除、丟棄。

《荀子 · 榮辱》:“恭儉者,偋五兵也。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

偋的兩岸詞典解釋

bǐng ㄅㄧㄥˇ

詳細解釋

1.《書》隱僻無人的地方。

2.《書》排除;拋棄。通“”。

恭儉者,偋五兵也(《荀子‧榮辱》)。

偋字的翻譯

ヘ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