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字的意思和解釋

píng bǐng bìng bīng

⼫部 共9畫 半包圍結構 U+5C4F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9 畫

6 畫

半包圍結構

形聲字

513431132

píng,bǐng,bìng,bīng

ping4

7724.1

U+5C4F

E5B18F

STT

NUAK

屏字概述

〔屏〕字拚音是(píng,bǐng,bìng,bī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9畫

〔屏〕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可拆解為(⿸屍並)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屏〕字倉頡碼是STT,五筆是NUAK,四角碼是7724.1

〔屏〕字統一碼UNICODE是U+5C4F,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3631,UTF8:E5B18F

〔屏〕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屏的意思

píng ㄆㄧㄥˊ

基本解釋

遮擋。~風。~障。~蔽。~藩(“屏風”和“藩籬”,喻衛國的重臣)。~翰(喻衛國的重臣)。

字畫的條幅,通常以四幅或八幅為一組。畫~。四扇~。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屍,並聲。這裏的“”是由“广”( yǎn )演變來的,表示與宮室有關的事物。本義:宮殿當門的小牆。又稱“照壁”

2.同本義。

蔽也。 《說文》天子在外,諸侯在內 《荀子 · 大略》其社蓋於周之 《呂氏春秋 · 貴直》天子外,諸侯內 《荀子 · 大路》

屏室(猶言幽深之室)

wall;

3.屏風。室內陳設,用以擋風或遮蔽的器具,上麵常有字畫。

攝之位。 《國語 · 楚語下》。注:“屏,屏風也。”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虞初新誌 · 秋聲詩自序》

屏圍(屏風);屏扆(宮殿上陳設在窗與門戶間畫有斧形圖案的屏風);屏山(如屏之山;指屏風);屏戶(門屏);屏風兒(指詔書的草稿格式);屏室(幽深之室);屏著(指門屏);屏帳(室中張設的帷帳);屏帷(指內室)

screen;

4.指類似畫屏那樣的東西 。

熒光屏;網屏

screen;

5.屏障之物。

大邦維,大宗惟翰。 《詩 · 大雅 · 板》皆正設於外。 《淮南子 · 時則》三鎮國之蔽,割之何以立國。 《宋史 · 李綱傳》

屏翳(神話中的風神);屏插(筆筒);屏門(屏風);屏泥(車軾前的裝飾。亦用以遮擋泥土);屏星(車前用以蔽塵的車擋);屏麵(古代的一種扇子,用以遮麵)

shield;

6.成組的條幅 。

屏幅(即屏條);屏對(屏條和對聯)

set of scrolls;

7.另見 bīng;bǐng。

bǐng ㄅㄧㄥˇ

基本解釋

除去,排除。~除。~棄。~斥。~退。

抑止(呼吸)~氣。~息。~聲。

詳細解釋

動詞

1.退避;隱退。

侯生乃人間語。 《史記 · 魏公子列傳》

屏居(辭官隱居,不問世事);屏語(避開他人,私下交談);屏伏(隱退,避匿);屏移(退隱)

withdraw and keep off; go and live in seclusion;

2.隱藏。

爾不許我,我乃璧與圭。 《書 · 金縢》

屏匿(隱藏);屏跡(隱避);屏藏(隱藏)

hide;

3.擯棄;除去,去掉[某人、某物]。同“” 。

屏絕(屏棄斷絕,不相來往);屏棄(屏除廢棄);屏除(除去,放棄)

get rid of; discard;

4.保護 。

屏衛(護衛);屏翰(保衛)

protect;

5.抑製。抑止不出氣。

宋將軍息觀之。 明 · 魏禧《大鐵椎傳》

屏息(止住聲息。即屏氣);屏氣(暫時抑製呼吸)

hold(one's breath);

6.掩蔽。

王耳目,使不聰明。 《左傳 · 昭公二十七年》

屏處(隱蔽之處);屏遮(遮蔽)

cover;

7.另見 bīng;píng。

bīng ㄅㄧㄥ

詳細解釋

另見 bǐng;píng。

屏的國語辭典解釋

píng ㄆㄧㄥˊ

詳細解釋

1.當門的小牆。即照壁。

《爾雅 · 釋宮》:“屏謂之樹。”晉 · 郭璞 · 注:“小牆當門中。”《淮南子 · 時則》:“授車以級,皆正設於屏外。”漢 · 高誘 · 注:“屏,樹垣也。”

2.泛指像牆的遮蔽物。

《詩經 · 小雅 · 桑扈》:“君子樂胥,萬邦之屏。”唐 · 白居易《冷泉亭記》:“山樹為蓋,岩石為屏。”

3.屏風。

南朝宋 · 劉義慶《世說新語 · 言語》:“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

素屏一張。

4.字畫裱成的條幅,通常以四幅或八幅為一組。

《老殘遊記 · 第九回》:“抬頭看見北牆上掛著四輻大屏,草書寫得龍飛鳳舞。”

畫屏、字屏。

1.保護、做為屏障。

《國語 · 齊語》:“君有此士也三萬人,以方行於天下,以誅無道,以屏周室,天下大國之君莫之能禦。”唐 · 元稹《贈鄭餘慶太保製》:“而今而後,誰其屏餘?”

2.隱瞞、蒙蔽。

呂氏春秋《慎行論 · 慎行》:“亡夫太子建,殺連尹奢,屏王之耳目。”

bīng ㄅㄧㄥ

詳細解釋

參見“屏營”條。

bǐng ㄅㄧㄥˇ

詳細解釋

1.排除。

《論語 · 堯曰》:“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南朝梁 · 劉勰 《文心雕龍 · 情采》:“正采耀乎朱藍,間色屏於紅紫。”

2.斥退。

《戰國策 · 秦策三》:“秦王屏左右,宮中虛無人。”《史記 · 卷七七 · 魏公子傳》:“侯生乃屏人閑語曰:‘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

3.退避、隱藏。

宋 · 王安石《答孫莘老書》:“丘園自屏,煩公遠屈,衰疾不獲奉迓。”

屏居、屏跡。

4.停止、壓製。

《論語 · 鄉黨》:“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

屏住呼吸、屏息靜觀。

5.放逐。

《禮記 · 王製》:“屏之四方,唯其所之。”宋 · 蘇軾《答王莊叔》二首之一:“ 某罪廢遠屏,有玷知識。”

屏的兩岸詞典解釋

píng ㄆㄧㄥˊ

詳細解釋

1.屏風。

畫屏、素屏。

2.字畫成組的條幅,通常以四幅或八幅為主。

字屏、屏條、四扇屏兒。

3.遮蔽。

屏蔽。

4.保護;做為屏障。

屏藩。

bǐng ㄅㄧㄥˇ

詳細解釋

1.停止;抑止。

屏息、屏氣、屏住呼吸。

2.排除;去除。

屏除、屏退、屏棄。

3.《書》隱藏;退避。

屏居、屏跡。

bīng ㄅㄧㄥ

詳細解釋

參見【屏營】。

屏字的翻譯

folding screen, shield

Schirm

écran, paravent, retenir (sa respiration)​, rejeter, abandonner

ビョウ ヘイ しりぞく しりぞけ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