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字的意思和解釋
停
⺅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505C CJK 基本漢字
停字概述
〔停〕字拚音是(tí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停〕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亻亭)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停〕字倉頡碼是OYRN,五筆是WYKS06 WYPS98 WYPS86 ,四角碼是2022.1。
〔停〕字統一碼UNICODE是U+505C,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0572,UTF8:E5819C。
〔停〕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停的意思
停 tíng ㄊㄧㄥˊ
基本解釋
①止住,中止不動。~止。~產。~學。~職。~頓。~刊。~戰。~業。~滯。
②總數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十~兒有九~兒是好的。
③暫時不繼續前進。~留。~泊。
④妥當。~妥。~當。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人,亭聲。本義:停止,止息。
2.同本義。
停,定也,定於所在也。 《釋名 · 釋言語》潢汙行潦之水。 《左傳 · 隱公三年》。注:“潢汙,停水。”停杯投箸不能食。 唐 · 李白《行路難》琵琶聲停欲語遲。 唐 ·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餘亦停弗上。 《徐霞客遊記 · 遊黃山記》時方冬停遣。 清 · 方苞《獄中雜記》
停床(指亡故);停市(停止交易);停刑(停止執行刑罰);停步(停止前進)
stop; cease; halt;
3.停留,暫時居住。
停數日。 晉 · 陶淵明《桃花源記》停於大室之隅。 唐 · 李朝威《柳毅傳》
停留長智(耽擱久了,自會想出主意來);停佇(停留佇立);停逗(停留);停眠(停留住宿);停待(等待;停留);停緩(停留緩行);停蓄(停留蓄積);停積(停留蓄積)
stay;
4.停放;停泊。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牧《山行》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崔顥《長幹行》
停喪掛孝(停棺在家等待吊喪,懸掛孝幛,戴孝盡禮);停柩(停靈。停放靈柩或在埋葬前暫時停放)
be parked; berth;
5.蓄積 。
停蓄(停積);停食(積食);停浸(聚積);停涵(停蓄沉浸);停塌(屯積);停潦(積水)
stagnate;
6.撫育 。
停育;停毒(化育;養育)
nourish;
7.聳立 。
停停(聳立貌;高貌)
tower;
8.停滯 。
停陰(集結不散的陰雲);停雲(停止不動的雲);停雲落月(在信中表示對友人的思慕)
stagnant;
名詞
1.成數,總數分成幾份,其中一份叫一停 。
十停人中有八停人去了。
portion; part(of a total);
2.通“亭”。行人停留宿食的處所 。
停傳(宿站);停落(驛亭村落);停居(租寓之所)
inn;
形容詞
1.停當。妥貼;妥當 。
停妥(停當妥貼);停穩(妥貼);停騰(停當);停脫(停當);停停當當(妥妥貼貼);停停脫脫(穩穩當當)
appropriate; proper;
2.平均的 。
停分(均分,各據一半);停勻(勻稱);停直(勻而直)
equally; average;
3.正值。
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 《水經注 · 江水》持缽安行,出彼祗樹,不逾停午,以福眾生。 梁 · 沈約《千僧願會文》
停午(正午)
just;
停的國語辭典解釋
停 tíng ㄊㄧㄥˊ
詳細解釋
動
1.中止。
停辦、停止、雨停了。
2.止留、暫時居留。
《三國演義 · 第一〇六回》:“雨水不住,營中泥濘,軍不可停,請移於前麵山上。”
停留。
3.放置、擱置。
《後漢書 · 卷八一 · 獨行傳 · 範式傳》:“遂停柩移時,乃見有素車白馬,號哭而來。”《儒林外史 · 第二六回》:“把棺材就停在房子中間,開了幾日喪。”
停放。
副
◎穩當、妥貼。
《西遊記 · 第三回》:“悟空將金冠、金甲、雲履都穿戴停當。”《儒林外史 · 第五回》:“當下商議已定,一切辦的停妥。”
停的兩岸詞典解釋
停字的翻譯
stop, suspend, delay; suitable
anhalten, halten, stoppen, aufhören, stehenbleiben, stillstehen; Teil, Teilstück; fertig (V)
arrêter, cesser, stationner, mouiller
テイ チョウ とどまる とどめ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