儆字的意思和解釋

jǐng

⺅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5106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4 畫

12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32122352513134

jǐng

ging2

2824.0

U+5106

E58486

OTRK

WAQT

儆字概述

〔儆〕字拚音是(jǐ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4畫

〔儆〕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亻敬)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儆〕字倉頡碼是OTRK,五筆是WAQT,四角碼是2824.0

〔儆〕字統一碼UNICODE是U+5106,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0742,UTF8:E58486

〔儆〕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儆的意思

jǐng ㄐㄧㄥˇ

基本解釋

使人警醒,不犯過錯。~戒。~省( xǐng )(使人覺悟、反省)。懲一~百。以~效尤。

古同“”,警報。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人,敬聲。本義:警戒,戒備。

2.同本義。

,戒也。 《說文》,備也。 《後漢書 · 東平憲王蒼傳》注使府人庫人各其事。 《左傳 · 昭公十八年》令司官、巷伯宮。 《左傳 · 襄公九年》

儆悟(儆醒。儆戒,醒悟);儆守(戒備防守);儆懼(戒懼;警惕和畏懼);儆懍(戒懼);儆戢(戒懼而有所收斂);儆儆(不安的樣子);儆動(戒懼不安);儆畏(警惕和畏懼;戒懼)

guard; warn; outpost;

3.告誡;警告。

百工。 《國語 · 魯語》公仲之行。 《戰國策 · 韓策》所以人臣也。 《孔子家語 · 五儀》在軍,無日不討軍實而申之。 《左傳 · 宣公十二年》宜殺一百。 龔自珍《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

warn;

名詞

警報,緊急情況。

若今時蹕。 《周禮 · 夏官 · 隸仆》

儆急(緊急[事件],一般指軍情)

alarm;

儆的國語辭典解釋

jǐng ㄐㄧㄥˇ

詳細解釋

1.戒備。

唐 · 劉禹錫《儆舟》:“困而後儆,斯弗及已。”

儆備。

2.警告、懲戒。

《孔子家語 · 卷一 · 五儀解》:“故天災地妖所以儆人主也。”

殺一儆百、殺雞儆猴。

儆的兩岸詞典解釋

jǐng ㄐㄧㄥˇ

詳細解釋

1.告誡;使人警醒而不犯錯。

殺一儆百、殺雞儆猴。

2.警戒;戒備。

儆備。

儆字的翻譯

warn; warning

warnen

avertir, prendre garde, exciter, inquiéter

ケイ キョウ ギョ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