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字的意思和解釋

chū

⻂部 共7畫 左右結構 U+521D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7 畫

5 畫

左右結構

會意字

4523453

chū

co1

3722.0

U+521D

E5889D

LSH

PUVT

初字概述

〔初〕字拚音是(chū),部首是⻂部,總筆數是7畫

〔初〕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衤刀)組成,造字法是會意字

〔初〕字倉頡碼是LSH,五筆是PUVT,四角碼是3722.0

〔初〕字統一碼UNICODE是U+521D,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1021,UTF8:E5889D

〔初〕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初的意思

chū ㄔㄨ

基本解釋

開始時,開始的部分。~始。正月~一。~旬。~稿。~等。~版。~試。~創。~綻。~葉(指某一曆史時期的最初一段)。~夜(a。指進入夜晚不久的時候;b。指新婚第一夜)。

原來的,原來的情況。~衷。和好如~。

姓。

詳細解釋

名詞

1.會意。從刀,從衣。合起來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製衣服的起始。本義:起始,開端。

2.同本義。

,始也。裁者衣之始也。 《說文》,舒也。 《廣雅》。按,謂展帛以就裁。吉終亂。 《易 · 既濟》名曰慮。 《易 · 書大傳》我生之 《詩 · 王風 · 兔爰》疾畏驚,見鬼之來。 《論衡 · 訂鬼》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陶淵明《桃花源記》

初歲(年初);初枯(秋季裏植物開始枯萎);初頭(起初;開頭);初化(變化之始);初末(始末)

at the beginning; in the early part of;

3.本原。

欲知學之力,賢愚同一 唐 · 韓愈《符讀書城南》

nature;

4.姓。

形容詞

1.表示次序居第一 。

初度(生日);初鼓(一更);初入蘆葦(比喻初入仕途);初民(上古時代的百姓)

the first in order;

2.本,本來的 。

初願;初誌;初心(本意,最初的心意)

original;

副詞

1.往昔;當初。

,鄭武公娶於 申。 《左傳 · 隱公元年》,魯肅聞 劉表卒,言於 孫權。 《資治通鑒 · 赤壁之戰》

in former times, in the past; before;

2.表示時間、頻率,相當於“”、“剛剛”

劍外忽傳收薊北,聞涕淚滿衣裳。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用葉者取葉長足時。 李漁《芙蕖》

初生(剛剛出生);初涼;初寒。

just; only;

3.全;本來就。

受教三日,不奉行。 《後漢書》

whole; all;

加在“”至“”的前麵,表示農曆一個月前十天的次序。

八月一日,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 梁啟超《譚嗣同傳》

三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初十。

初的國語辭典解釋

chū ㄔㄨ

詳細解釋

1.根本、本原。

《淮南子 · 俶真》:“是故聖人之學也,欲以返性於初,而遊心於虛也。”《史記 · 卷四七 · 孔子世家》:“進取不忘其初。”

2.起源、開始。

唐 · 柳宗元《封建論》:“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年初、月初、和好如初。

3.姓。如宋代有初暐。

1.從前、原來。

初衷、初心。

2.最先、開頭。

初秋、初民、初雪。

3.最低的。

初級、初等。

4.陰曆每月一日到十日,皆冠上“”字,表上旬的。

初一、初二。

1.第一次的。

初戀、初學、初試啼聲。

2.甫、剛剛。

《書經 · 召誥》:“嗚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貽哲命。”《史記 · 卷四九 · 外戚世家》:“天下初定未久,繼嗣不明。”

初出茅廬。

3.全、始終。用於否定句,表範圍。

《後漢書 · 卷八一 · 獨行傳 · 彭修傳》:“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廢命不忠,豈非過邪?”

初的兩岸詞典解釋

chū ㄔㄨ

詳細解釋

1.(屬於一段時日的)開始的;起頭的。

初春、初期、清朝初年。

2.開始的一段時間。

年初、明末清初。

3.原來的。

初衷、初誌。

4.詞綴。附在某些名詞性語素前,表示第一個;附在某些基數詞前,表示序數。

初稿、初伏、正月初一、三月初五。

5.表示動作是第一次發生或剛剛開始,相當於“”、“”。

初創、初露鋒芒、初生牛犢不怕虎。

6.最低的(等級)。

初等、初級。

7.姓。

初字的翻譯

beginning, initial, primary

Beginn (S)​, erst-

début, commencement, premier, élémentaire, préliminaire, primitif

ショ ソ はじめ はじめて はつ うい そめる う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