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字的意思和解釋
劈
⼑部 共15畫 上下結構 U+5288 CJK 基本漢字
劈字概述
〔劈〕字拚音是(pī,pǐ),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5畫。
〔劈〕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辟刀)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劈〕字倉頡碼是SJSH,五筆是NKUV,四角碼是7022.7。
〔劈〕字統一碼UNICODE是U+5288,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1128,UTF8:E58A88。
〔劈〕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劈的意思
劈 pī ㄆㄧ
基本解釋
①用刀斧或強力破開。~殺。~刺。~成兩半。
②雷電擊壞或擊斃。天打雷~。
③衝著,正對著。~頭蓋腦。
④兩個斜麵合成的縱截麵呈三角形的簡單機械,刀、斧、楔子等各種切削工具的刃都屬於這一類(亦稱“尖劈”)。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刀,辟聲。本義:破開;分割。
2.同本義。
劈,破也。 《說文》劈,分也。 《廣雅》劈,剖也。 《埤蒼》以刀劈狼首。 《聊齋誌異 · 狼三則》
劈心(剖心);劈半兒(分做兩半);劈拉(成八字分開);劈箋(裁紙);劈空(劃破長空)
chop; cleave; split;
3.俗稱雷擊為“劈” 。
劈雷(打雷)
strike;
4.正對著; 衝著 [be right against (one’s face)]。
便把魚汁劈臉潑將去,淋那酒保一身。 《水滸傳》劈胸隻一提,丟翻在雪地上。
劈心(對準心口);劈腰(當腰,正對著腰);劈脊(正對著脊背);劈口(正對著嘴);劈頭劈臉(正對著頭和臉而來);劈先裏(首先;開頭);劈頭(立即;馬上);劈空(突然;忽然)
5.辨。
舉其理,則皆謨明淵沉,剖微窮深,劈析是非,校度古今。 唐 · 柳宗元《答問》
distinguish;
名詞
◎簡單機械,由兩個斜麵合成,縱截麵呈三角形,木工、金工用的楔子和刀、斧等各種切削工具的刃都是劈 。
尖劈。
wedge;
形容詞
1.〈方〉。
2.不能自持 。
高興劈了;喜歡劈了
lose self-control;
3.嘶啞 。
嗓子劈了
hoarse;
4.另見 pǐ。
劈 pǐ ㄆㄧˇ
基本解釋
①分開。~柴。~成三股。
②分裂,使從原物上分開。把菜幫兒~下來。
③腿或手指等過分叉開。~叉。
詳細解釋
動詞
1.把繩股分開以拆散[繩子] 。
把繩子劈成三股
split;
2.剝…;摘葉子 。
劈白菜幫子
strip off; break off;
3.腿或手指等過分叉開 [injure one’s legs or fingers by opening them too wide]。
劈拉(兩腿叉開)
4.〈方〉∶說。
不要怪我劈直話。 周立波《山鄉巨變》
say;
5.另見 pī。
劈的國語辭典解釋
劈 pī ㄆㄧ
詳細解釋
動
1.用刀斧等從縱麵將物體破開。
唐 · 白居易《潯陽三題˙溢浦竹》詩:“剖劈青琅玕,家家蓋牆屋。”宋 · 樂雷發《烏烏歌》:“請君為我焚卻離騷賦,我亦為君劈碎太極圖。”
劈柴、劈成兩半、直劈而下。
2.雷電擊毀。
天打雷劈。
3.朝著、對著。
《水滸傳 · 第三八回》:“李逵聽了,便把魚汁劈臉潑將出去,淋那酒保一身。”
劈麵、劈頭。
劈的兩岸詞典解釋
劈 pī ㄆㄧ
詳細解釋
1.用刀斧等將物體從縱麵破開。
劈開、劈柴、劈波斬浪。
2.(竹木等)裂開。
木板劈了、鋼筆尖劈了,不能寫了。
3.雷電擊下。
天打雷劈、這棵神木遭雷劈了。
4.朝著;正對著。
劈麵、劈頭蓋腦。
5.一種由兩斜麵合成的簡單器械,縱剖麵呈三角形。如刀、斧、楔子等的刃即屬此類。也作“尖劈”。
劈字的翻譯
cut apart, split, chop
Teilung (S), hacken (V), aufteilen, spalten
frappe, fendre
ヘキ ヒャク さく つんざ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