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5畫 半包圍結構 U+53EF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5 畫

2 畫

半包圍結構

會意字

12512

kě,gē,kè

ho2

1062.0

U+53EF

E58FAF

MNR

SKD

可字概述

〔可〕字拚音是(kě,gē,kè),部首是⼝部,總筆數是5畫

〔可〕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造字法是會意字

〔可〕字倉頡碼是MNR,五筆是SKD,四角碼是1062.0

〔可〕字統一碼UNICODE是U+53EF,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1487,UTF8:E58FAF

〔可〕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可的意思

kě ㄎㄜˇ

基本解釋

允許。許~。認~。寧~。

能夠。~見。~能。~以。不~思議。

值得,認為。~憐。~悲。~親。~觀。~貴。~歌~泣。

適合。~身。~口。~體。

盡,滿。~勁兒幹。

大約。年~二十。“潭中魚~百許頭”。

表示轉折,與“可是”、“”相同。

表示強調。他~好了。

用在反問句裏加強反問語氣。都這麽說,~誰見過呢?

用在疑問句裏加強疑問語氣。這件事他~同意?

姓。

詳細解釋

動詞

1.會意。從口,從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似為“”字的古文。
① 本義:唱 ②引申義:許可。

2.許可;同意;準許。

,許也。 《廣韻》去不我 《詩 · 小雅 · 何人斯》其殆不乎? 《文選 · 司馬相如 · 難蜀父老》。注:“不可,猶不堪也。”距關,毋內諸侯,秦地盡王也。 《史記 · 項羽本紀》此人就見,不屈致也。 陳壽《隆中對》

不可;可許(準許);可傳(可以傳後;可以傳授;可以流傳);可則(可作準則);可風(可為風範)

approve; permit; allow;

3.能夠;可以。

使以其技鳴。 清 · 黃宗羲《柳敬亭傳》與俱。 《史記 · 魏公子列傳》以一戰。 《左傳 · 莊公十年》治。 漢 · 賈誼《論積貯疏》得聞與? 《孟子 · 梁惠王下》(與通“”。)

可剛可柔(可以強硬可以溫和。指剛柔並用,恩威兼施);可否(能不能;可以不可以);可勝(豈能忍受)

can; may;

4.值得,堪。

愛者甚藩。 宋 · 周敦頤《愛蓮說》

可歌可泣;可觀(值得觀覽,有觀覽的價值);可矜(值得憐憫);可堪(那堪,怎堪);可憐相(值得憐憫的樣子)

be worth doing; need doing;

5.相稱;適合。

其味相反,百皆於口。 《莊子 · 天運》

可體(合身);可手(合手,稱手);可式(正合適);可願(符合願望的事;符合願望);可意種(如意的人)

accord with;

6.適合於…(如人意、人心) 。

可人意(使人滿意、喜愛);可疑(令人懷疑);可兒(趁人心意的人兒);可傷(使人悲傷);可憐見(使人生愛憐之情;可憐);可噩(亦作“可愕”。使人驚訝)

make;

7.應當,應該。

及平長,娶妻,富人莫與者。 《史記 · 陳丞相世家》

可要(應該,須要。表示期望);可知道(須知)

should;

8.病痊愈。

隻見宋江暴病才,吃不得酒肉。 《水滸傳》

recover(from an illness);

形容詞

1.善,好。

阻而鼓之,不亦乎? 《左傳 · 僖公二十二年》況君前途尚 《世說新語 · 自新》

good;

2.合意,認為正確,是;對。

然則古之無變,常之毋易,在常古之與不 《韓非子》

correct; right;

3.適當。

[驢]至則無用。 柳宗元《黔之驢》

可式(安放得當);可可(恰巧);可恰(正好,正合適);可道(可真是,正是)

appropriate; due; fit;

4.滿的。

他還是把一肚子話桶兒的都倒出來。 《兒女英雄傳》

full;

副詞

1.可是;卻。

怎生糊突了盜蹠、 顏淵。(意思是,是怎麽竟混淆了壞人和好人?蹠,傳說是春秋末年奴隸起義的首領,過去被誣稱為“盜蹠”。顏淵,孔子弟子,被推崇為“賢人”。盜蹠、顏淵,這裏泛指壞人和好人。) 元 · 關漢卿《竇娥冤》

勞動艱苦,可大家幹勁十足。

but;

2.大約、近似。

潭中魚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百許頭,大約有一百來條。) 唐 ·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值千萬餘。 《樂府詩集 · 陌上桑》

重可千斤;年可十八;可四千餘人。

about;

3.就,便 。

可便(便,就)

at once; right away;

4.用在問句裏,加強語氣 。

你可聽過他殺過人?

used to form an interrogative sentence;

5.豈,難道 。

可不(豈不;豈不是);可不道(豈不知,豈不聞);可不的(豈不是)

as, used in written language,usu. before a negative word to form a rhetorical question;

6.表示程度。

哀痛。(使人感到哀痛。) 漢 · 賈誼《論積貯疏》

可動人了;人可多了。

used to express high degree;

7.表示久望而獲 。

我們等了你好久,你可回來了。

used to indicate that sth. has been long awaited;

8.無義。語助詞。

我孩兒安心,省煩惱! 金 ·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

9.表被動的助動詞。

使報秦者。 《史記 · 廉頗藺相如列傳》

10.另見 kè。

kè ㄎㄜˋ

基本解釋

〔~汗( hán )〕中國古代鮮卑、突厥、回紇、蒙古等族君主的稱號。

詳細解釋

另見 kě。

可的國語辭典解釋

kě ㄎㄜˇ

詳細解釋

1.肯定、讚成、讚同。

《史記 · 卷八七 · 李斯傳》:“始皇可其議,收去詩書百家之語以愚百姓。”唐 ·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於道不遠矣。”

許可。

2.適宜。

《莊子 · 天運》:“其味相反,而皆可於口。”《西遊記 · 第一二回》:“凜凜威顏多雅秀,佛衣可體如裁就。”

3.病愈、痊愈。

《董西廂 · 卷五》:“針灸沒靈驗,醫療難痊可。”《三國演義 · 第八〇回》:“待軍師病可,行之未遲。”

4.當、對著。

唐 · 劉禹錫《生公講堂》詩:“高坐寂寥塵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5.值得、堪。

《詩經 · 豳風 · 東山》:“町畽鹿場,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唐 · 陳陶《隴西行》四首之二:“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可貴、可敬。

1.能夠。

《詩經 · 秦風 · 黃鳥》:“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漢 · 王充《論衡 · 率性》:“人之性,善可變為惡,惡可變為善。”

你可以走了。

2.卻。

唐 · 李白《相逢行》:“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元 · 關漢卿《拜月亭 · 第二折》:“那玉砌朱廉與畫堂,我也可覷得尋常。”

你去,我可不去。

3.約略、約計。

《韓非子 · 外儲說左上》:“奪轡代之禦,可數百步。”唐 · 王維《洛陽女兒行》:“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餘。”

4.豈。

唐 · 韋莊《長安清明》詩:“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5.表示疑問。

你可知道?、你可想過?

6.真、確實。

《遼史 · 卷三〇 · 天祚皇帝本紀 · 讚曰》:“太祖、太宗乘百戰之勢,輯新造之邦,英謀叡略,可謂遠矣。”《水滸傳 · 第七三回》:“穀雨初晴,可是麗人天氣。”

但是、可是。

他雖然笨,可很用功。

用於句中,表示加強語氣。

你可回來了。、這下可好了!

美好的。

可人兒。

姓。如唐代有可中正。

kè ㄎㄜˋ

詳細解釋

參見“可汗”條。

可的兩岸詞典解釋

kě ㄎㄜˇ

詳細解釋

1.肯定;讚同。

許可、認可。

2.能夠。

兩可、功不可沒、可想而知、不可偏廢。

3.值得;堪。

可觀、可貴、可看性、可喜可賀。

4.適宜。

美味可口。

5.約略;大約。

年可五十。

6.美好的。

可人兒。

7.強調程度高。

他可真狠心、今年看熱鬧人可多了、那地方風景可好,令我流連忘返。

8.表示願望實現了。

他可娶了媳婦了、朝思暮想的心願可實現了。

9.加強反問語氣。

這種措施你可同意、他的底細你可清楚?。

10.表堅定地祈使。

可別忘了通知我、馬路上可要小心啊。

11.連詞。連接分句,表示轉折,相當於“”、“”、“可是”。

這是一本好書,可不一定適合兒童閱讀。

12.姓。

kè ㄎㄜˋ

詳細解釋

參見【可汗】。

可字的翻譯

may, can, -able; possibly

können (V)​, wirklich , Khan (S)

Khan, Khagan, pouvoir, permettre, approuver, mais, cependant

カ コク べし よ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