唵字的意思和解釋
唵
⼝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5535 CJK 基本漢字
唵字概述
〔唵〕字拚音是(ǎn,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唵〕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口奄)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唵〕字倉頡碼是RKLU,五筆是KDJN,四角碼是6401.6。
〔唵〕字統一碼UNICODE是U+5535,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1813,UTF8:E594B5。
〔唵〕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唵的意思
唵的國語辭典解釋
唵 ǎn ㄢˇ
詳細解釋
動
1.含。
《玉篇 · 口部》:“唵,含也。”
2.用手進食。
《廣韻 · 上聲 · 感韻》:“唵,手進食也。”
助
◎佛教梵咒發語詞。
《西遊記 · 第六五回》:“行者急了,卻撚個訣,念一聲‘唵嚂靜法界,乾元亨利貞’的咒語。”
歎
◎表懷疑的語氣。
唵!請你再說一遍。
唵字的翻譯
used in Buddhist texts to transliterate non-Chinese sounds; to eat with the hand
Om , Silbe (S)
transcription du son Om (bouddhisme)
アン オン ふく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