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字的意思和解釋
啟
⼝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555F CJK 基本漢字
啟字概述
〔啟〕字拚音是(qǐ),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啟〕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啟攵)組成。
〔啟〕字倉頡碼是HROK,五筆是YNKT,四角碼是3860.4。
〔啟〕字統一碼UNICODE是U+555F,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1855,UTF8:E5959F。
啟的國語辭典解釋
啟 qǐ ㄑㄧˇ
詳細解釋
動
1.打開、展開。
《書經 · 金縢》:“啟籥見書。”《左傳 · 襄公二十五年》:“門啟而入,枕屍股而哭。”宋 · 劉克莊《苦寒行》:“長安城中多熱官,朱門日高未啟關。”
開啟、啟齒。
2.開導、教導。
《論語 · 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啟發、啟蒙。
3.動身、開始。
啟程、啟行、啟動。
4.陳述、告訴。
《樂府詩集 · 卷七三 · 雜曲歌辭十三 · 古辭 · 焦仲卿妻》:“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唐 · 元稹《鶯鶯傳》:“是用托短章,願自陳啟。”
啟稟、啟奏。
5.開辟、開拓。
《南史 · 卷一 · 宋武帝本紀》:“編戶歲滋,疆宇日啟。”《文選 · 潘勗 · 冊魏公九錫文》:“大啟南陽,世作盟主。”
名
1.古代稱官信為“啟”,今用來通稱書信。
小啟、謝啟。
2.人名。夏禹之子。禹曾讓位於益,但人民懷念禹的功績,乃擁戴啟繼位,開君主世襲之風。
3.姓。如五代十國時後燕有啟侖。
啟的兩岸詞典解釋
啟 qǐ ㄑㄧˇ
詳細解釋
1.打開;展開。
開啟、啟封、啟齒。
2.開導;教(ㄐ丨ㄠˋ jiào)授。
啟發、啟蒙、啟迪。
3.開始;動身出發。
啟用、啟程、啟航、啟行。
4.陳述;秉告。
啟稟、啟奏。
5.古代的官信,今泛指書信。
小啟、謝啟。
6.書信用語。用在信封上收信人稱謂之後,指由某人收取、拆封;用在信件正文末尾署名之後,表示此信由某人或以某人名義所說、所寫。
親啟、敬啟。
7.姓。
啟字的翻譯
open; begin
anfangen, beginnen , anfangen, eröffnen
ouvrir, expliquer, instruire, informer, faire connaître, commencer
ケ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