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字的意思和解釋

wéi

⼞部 共12畫 全包圍結構 U+570D CJK 基本漢字

⼞ 部

12 畫

9 畫

全包圍結構

255212511521

wéi

wai4

6050.6

U+570D

E59C8D

WDMQ

LNKH06 LNKG98 LNHH86

圍字概述

〔圍〕字拚音是(wéi),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2畫

〔圍〕字結構是全包圍結構,可拆解為(⿴囗韋)組成。

〔圍〕字倉頡碼是WDMQ,五筆是LNKH06 LNKG98 LNHH86 ,四角碼是6050.6

〔圍〕字統一碼UNICODE是U+570D,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2285,UTF8:E59C8D

圍的意思

wéi ㄨㄟˊ

基本解釋

見“”。

圍的國語辭典解釋

wéi ㄨㄟˊ

詳細解釋

1.從四周攔擋、包攏。

《左傳 · 僖公五年》:“八月甲午,晉侯圍上陽。”《史記 · 卷八 · 高祖本紀》:“東至鹹陽,引兵圍雍王廢丘。”

團團圍住。

2.環繞。

《莊子 · 則陽》:“精至於無倫,大至於不可圍。”《紅樓夢 · 第五九回》:“賈珍騎馬,率領眾家丁圍護。”

圍繞。

3.防守。

《公羊傳 · 莊公十年》:“戰不言伐,圍不言戰。”唐 · 韓愈《張中丞傳後敘》:“當其圍守時,外無蚍蜉蟻子之援,所欲忠者,國與主耳。”

1.四周、周邊的大小長度。

《周禮 · 冬官考工記 · 鳧氏》:“以其鉦之長為之甬長,以其甬長為之圍,參分其圍,去一以為衡圍。”明 · 徐弘祖《徐霞客遊記 · 卷三下 · 粵西遊日記二》:“道旁有空樹一圓,出地尺五,圍大五尺,中貯水一泓。”

周圍、外圍。

2.遮蔽用的布類。

床圍、轎圍。

3.量詞:(1) 計算兩隻手的拇指和食指合圍的圓周長度的單位。

這個茶壺約有二圍大小。(2) 計算兩隻胳膊合抱長度的單位。如:十圍粗的大樹。《莊子 · 人間世》:匠石之齊,至於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絜之百圍。唐 · 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4.戰事的包擋陣勢。

《史記 · 卷五六 · 陳丞相世家》:“高帝用陳平奇計,便單於閼氏,圍以得開。”

突圍。

圍的兩岸詞典解釋

wéi ㄨㄟˊ

詳細解釋

1.包圍;環繞;將四周攔擋起來。

圍繞、圍攻、圍觀、她將絲巾圍在脖子上。

2.四周。

周圍、氛圍。

3.周長。

腰圍、胸圍、樹圍。

4.遮蔽用的布類。

床圍、轎圍。

5.指包擋陣勢或困危情勢。

突圍、解圍。

6.量詞。用於計算周長:

7.(1)兩隻手的拇指與食指合並在一起的周長。

這個茶壺有三圍大小。

8.(2)兩隻胳臂環抱的周長。

這棵樹的樹幹約有十圍粗。

9.姓。

圍字的翻譯

surround, encircle, corral

einkreisen, umzingeln, umwickeln, umgeben, umzäunen (V)​, rundum, rundherum, herum, ringsrum, ringsherum (Präp)

entourer, encercler, cerner

イ かこ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