堠字的意思和解釋

hòu

⼟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5820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2 畫

9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121325131134

hòu

hau6

4713.4

U+5820

E5A0A0

GONK

FWND

堠字概述

〔堠〕字拚音是(hòu),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2畫

〔堠〕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土侯)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堠〕字倉頡碼是GONK,五筆是FWND,四角碼是4713.4

〔堠〕字統一碼UNICODE是U+5820,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2560,UTF8:E5A0A0

〔堠〕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堠的意思

hòu ㄏㄡˋ

基本解釋

古代瞭望敵情的土堡。斥~(“”,偵察的意思;偵察敵情的建築物,亦指探測敵情的士兵)。烽~。~鼓。

記裏數的土堆。~子(標記裏程的土堆,引申為路程)。~程。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土,侯聲。本義:古代瞭望敵情的土堡。

2.同本義 。

烽堠。

earthern watchtower;

3.古代記裏程的土堆。

,牌,吾裏一 《玉篇》

milestone;

堠的國語辭典解釋

hòu ㄏㄡˋ

詳細解釋

1.古代瞭望敵情的碉堡。

唐 · 白居易《和渭北劉大夫借便秋遮虜寄朝中親友》詩:“堠空烽火滅,氣勝鼓鼙鳴。”宋 · 劉克莊《贈防江卒》詩六首之五:“戰地春來血尚流,殘烽缺堠滿淮頭。”

2.古代用來記載裏程的土台。五裏一單堠,十裏一雙堠。

《北史 · 卷六四 · 韋孝寬傳》:“自孝寬臨州,乃勒部內,當堠處植槐樹代之。”

堠的兩岸詞典解釋

hòu ㄏㄡˋ

詳細解釋

1.古代用來瞭望敵情的土堡。

斥堠、堠鼓。

2.古代用來記載裏程的土台。五裏一單堠,十裏一雙堠。

堠程、堠吏。

堠字的翻譯

battlements, battlemented walls

butte de terre servant de balise (arch.)​

コウ 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