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字的意思和解釋

jié

⼦部 共3畫 獨體字 U+5B51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獨體字

⼦ 部

3 畫

獨體字

象形字

521

jié

kit3

1740.7

U+5B51

E5AD91

NNM

BNHG

孑字概述

〔孑〕字拚音是(jié),部首是⼦部,總筆數是3畫

〔孑〕字結構是獨體字,造字法是象形字

〔孑〕字倉頡碼是NNM,五筆是BNHG,四角碼是1740.7

〔孑〕字統一碼UNICODE是U+5B51,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3377,UTF8:E5AD91

〔孑〕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孑的意思

jié ㄐㄧㄝˊ

基本解釋

單獨,孤單。~然一身。煢煢~立。~遺生物(活化石)。

〔~孓〕蚊的幼蟲。通稱“跟頭蟲”。

古同“”,古代兵器名。

詳細解釋

形容詞

1.象形。小篆字形,象人缺右臂形。本義:缺少右臂。

2.同本義。

,無右臂也。 《說文》

without right-hand;

3.孤單,單獨。

胡有然其效戎翟也。 《國語 · 周語》何孤行之煢煢兮,不群而介立。 張衡《思玄賦》

孑居(孑棲。獨居);孑弦(單弦);孑輪(一輛車)

lonely;

4.小 。

孑義(小仁小義);孑盾(兵車上用的小盾);孑孑(細行,小惠)

small;

5.剩餘。

,餘也。 《方言二》

孑黎(遺民;殘存的百姓);孑餘(剩餘;殘餘)

residual;

6.特立,出眾。多指才能、人品等。

,俊也。 《方言二》幹旄。 《詩 · 鄘風 · 幹旄》

孑傑(卓立,特出);孑然(特立;又指孤立,孤單)

outstanding;

名詞

戟。古代的一種兵器 楚武王荊屍,授師孑焉,以伐 隨。——《左傳·莊公四年》。 杜預注:“屍,陳也。 荊亦 楚也,更為 楚陳兵之法。 揚雄《方言》:‘孑者,戟也。’”

trident;

孑的國語辭典解釋

jié ㄐㄧㄝˊ

詳細解釋

單獨的。

《文選 · 陸機 · 辯亡論》:“蓬籠之戰,孑輪不反。”

孤獨的。

《晉書 · 卷八八 · 李密傳》:“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孑然一身。

遺留、剩餘。

《詩經 · 大雅 · 雲漢》:“周餘黎民,靡有孑遺。”

姓。如明代有孑金。

孑的兩岸詞典解釋

jié ㄐㄧㄝˊ

詳細解釋

1.孤單;單一。

孑立、孑然一身、煢煢孑立。

2.姓。

孑字的翻譯

remaining, left-over; lonely

klein, unbedeutend , Mückenlarven (S)

seul

ケツ ゲツ キツ キチ ひと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