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字的意思和解釋
季
⼦部 共8畫 上下結構 U+5B63 CJK 基本漢字
季字概述
〔季〕字拚音是(jì),部首是⼦部,總筆數是8畫。
〔季〕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禾子)組成,造字法是會意字。
〔季〕字倉頡碼是HDND,五筆是TBF,四角碼是2040.7。
〔季〕字統一碼UNICODE是U+5B63,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3395,UTF8:E5ADA3。
〔季〕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季的意思
季 jì ㄐㄧˋ
基本解釋
①兄弟排行次序最小的。~弟(小弟)。~父(小叔叔)。
②末了。~世。~春(春季末一月)。明~(明代末年)。~軍(體育運動競賽的第三名)。
③一年的四分之一。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度。~風。
④一段時間。~節。~候。~相( xiàng )(某個地區在某個季節的自然景象)。雨~。
⑤姓。
詳細解釋
形容詞
1.會意。從子,從稚省。“稚”亦兼表讀音。本義:即排行最後的。
2.同本義(與“老”相對)。
季,少稱。 《說文》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當。 《儀禮 · 士冠禮》。注:“伯、仲、叔、季,長幼之稱。”季者,有中之辭也。—《穀梁傳·昭公二十五年》季者,幼也。 《白虎通》有齊季女。 《詩 · 召南 · 采蘋》生四子,太祖其季也。 《明史 · 太祖本紀》
季女(最小的女兒);季父(父親的幼弟);季指(小指頭);季弟(最小的弟弟)
youngest among brothers;
3.一年四季中,每季的最後一個月。
季春之月。 《禮記 · 月令》季冬講武,習射禦。 柳宗元《時令論上》
季月(每季的最後一月,即農曆三、六、九、十二月);季考(宋代太學中每一季度末舉行的考試);季商(農曆九月)
the last month of a season;
4.下等。
季絹。 《管子 · 乘馬》。注:“三等其下者曰季。”
季祖母(祖父之妾);季絹(下等的絲絹)
inferior;
5.物之幼嫩者。
凡服耜斬季材。 《周禮 · 山虞》
季材(幼嫩的木材)
young;
6.以第四級取代為特點的 。如在有機基團中與四個碳原子相聯結的。
季碳原子。
quaternary;
名詞
1.三個月為一季,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 。
季刊;季度。
season;
2.末,一個朝代的末期。
雖當三季之王。 《國語 · 晉語》。注:“末也。”漢世昔雲季,中原爭逐鹿。 楊炯《廣溪峽》視清季有加。 孫文《 序》
季年(晚年);季王(王朝末代的君主);季業(末代的基業);季世(末世,末葉)
the last;
3.一段時間 。
瓜季;旺季;淡季。
time;
4.泛指弟弟。
群季俊秀,皆為惠連。 唐 · 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young brother;
5.姓。
季文子相三君。(季文子輔佐三位國君。見《左傳》襄公五年。季文子,魯國大夫季孫行父,曾輔佐宣、成、襄三公,以忠儉著稱,“文”是他的諡號。相,輔助。) 宋 · 司馬光《訓儉示康》
季氏(即春秋魯國季孫氏。莊公弟季友的後裔。自友以下,其子孫“季孫行父”、“季孫宿”等,世為大夫,執掌魯政,頗專擅,權勢極盛)
季的國語辭典解釋
季的兩岸詞典解釋
季 jì ㄐㄧˋ
詳細解釋
1.每三個月為一季,一年共分春、夏、秋、冬四季。
2.一段事物較為集中顯著的時期。
花季、雨季、旅遊旺季。
3.時期或時間的末期。
清季、季冬。
4.兄弟排行第四的人(古人以伯、仲、叔、季為兄弟長幼的排行次序);年紀最小的。
5.量詞。用於計算時間,以三個月為一季。
這個計劃案已經籌備了三季、今年第二季營業額有顯著成長。
6.姓。
季字的翻譯
quarter of year; season; surname
Periode, Zeitabschnitt , Saison, Jahreszeit
saison
キ す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