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字的意思和解釋
尼
⼫部 共5畫 半包圍結構 U+5C3C CJK 基本漢字
尼字概述
〔尼〕字拚音是(ní,nǐ),部首是⼫部,總筆數是5畫。
〔尼〕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可拆解為(⿸屍匕)組成,造字法是會意字。
〔尼〕字倉頡碼是SP,五筆是NXV,四角碼是7721.1。
〔尼〕字統一碼UNICODE是U+5C3C,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3612,UTF8:E5B0BC。
〔尼〕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尼的意思
尼 ní ㄋㄧˊ
基本解釋
①梵語“比丘尼”的簡稱,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姑。~庵。削發為~。
②古同“昵”,相近,親近。
詳細解釋
形容詞
1.會意。從屍,匕聲。甲骨文字形象兩個人親昵的樣子。本義:親近,親昵。
2.同本義。後作“昵”。
尼,從後近之也。 《說文》尼,近也。 《小爾雅》。按,近昵之意,字亦作昵。不避遠尼。 《屍子》
very intimate;
3.安定,平和。
尼,安也。 《爾雅》尼,和也。 《廣雅》竟界尼康。 《隸釋 · 祝睦後碑》
peaceful;
名詞
1.尼姑,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是梵語“比丘尼”(Bhidsunt)的簡稱。
人道為尼,遂居此寺。 《洛陽伽藍記 · 胡統寺》
僧尼(和尚和尼姑);尼寺(尼姑所住的寺院);尼房(尼姑所居處);尼壇(尼姑受戒的地方)
nun;
2.尼山 。
尼丘(尼邱。山名,即尼山,在山東曲阜縣東南。相傳為孔子出生地。故孔子名丘,字仲尼);尼聖(對孔子的尊稱);尼軻(孔子和孟子的並稱);尼聃(儒家創始人仲尼和道家創始人老聃的並稱);尼首(謂人頭像尼丘山,中低四方高)
Ni Hill, believed to be birthplace of Confucius;
3.另見 nǐ。
尼的國語辭典解釋
尼的兩岸詞典解釋
尼字的翻譯
Buddhist nun; transliteration
Buddhistische Nonne
bonzesse, nonne bouddhiste, (souvent utilisé pour les transcriptions phonétiques)
ニ ジ ジツ デイ ニチ ナイ イ あ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