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字的意思和解釋
崩
⼭部 共11畫 上下結構 U+5D29 CJK 基本漢字
崩字概述
〔崩〕字拚音是(bē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崩〕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山朋)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崩〕字倉頡碼是UBB,五筆是MEEF,四角碼是2222.7。
〔崩〕字統一碼UNICODE是U+5D29,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3849,UTF8:E5B4A9。
〔崩〕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崩的意思
崩 bēng ㄅㄥ
基本解釋
①倒塌。~塌。~坍。~毀。~解( jiě )。~潰。~決。~頹。分~離析。
②破裂。~裂。把氣球吹~了。
③崩裂的東西擊中。放爆竹~了手。
④敗壞。禮壞樂( yuè )~。
⑤稱槍斃。拉出去~了。
⑥君主時代稱帝王死。駕~。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山,朋聲。本義:山倒塌。
2.同本義。
梁山崩。 《左傳 · 成公五年》
山崩地裂。
landslide; landslip;
3.崩裂;倒塌。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 《虞初新誌 · 秋聲詩自序》
崩拆(倒塌斷裂);崩陷(倒塌陷落);崩隕(塌陷);崩損(崩塌損壞);崩墜(倒塌墜落)
collapse; crash to the ground; burst apart;
4.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來比喻,由此從周代開始帝王死稱“崩”。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諸葛亮《出師表》越二月,帝崩。 《明史 · 海瑞傳》
崩駕(帝王之死);崩殂(崩背,崩逝。又指帝王之死)
death of an emperor;
5.崩潰;垮台;敗壞。
不義不昵,厚將崩。 《左傳 · 隱公元年》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論語 · 陽貨》
崩闕(敗壞);崩動(煽動敗壞)
collapse; fall in ruin;
6.破裂,迸裂。
天崩地塌壯士死。 吳士玉《玉帶生歌奉和漫堂先生》
談崩了;崩裂(物體突然破裂);崩雲(破裂的雲彩);把氣球吹崩了。
break; down burst;
7.炸傷;槍斃 。
爆竹崩了他的手;咋不崩了他?
go off in; hit by shooting;
8.血崩,指婦科“崩症”。
metrorrhagia;
崩的國語辭典解釋
崩 bēng ㄅㄥ
詳細解釋
動
1.倒塌。
《詩經 · 小雅 · 十月之交》:“百川沸騰,山塚崒崩。”唐 · 李白《蜀道難》:“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崩塌、天崩地裂。
2.毀壞。
《論語 · 陽貨》:“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漢書 · 卷八八 · 儒林傳 · 序》:“今禮廢樂崩,朕甚湣焉!”
3.滅亡。
《史記 · 卷一三〇 · 太史公自序》:“非兵不彊,非德不昌,黃帝、湯、武以興,桀、紂、二世以崩,可不慎歟?”
4.古稱天子之死。
《禮記 · 曲禮下》:“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史記 · 卷一〇九 · 李將軍傳》:“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為廣名將也,於是廣以上郡太守為未央衛尉。”
駕崩、崩殂。
崩的兩岸詞典解釋
崩 bēng ㄅㄥ
詳細解釋
1.倒塌。
崩塌、雪崩、天崩地裂。
2.毀壞。
崩潰、禮崩樂壞。
3.崩裂。
分崩離析。
4.使崩裂。
埋炸藥崩山。
5.古時稱帝王去世。
崩殂、駕崩。
6.被爆破的東西擊中。
碎石崩傷了手。
7.《口》指槍斃。
一槍崩了他。
8.姓。
崩字的翻譯
rupture, split apart, collapse
s'effondrer, éclater, crever, rompre, tomber en ruine
ホウ くずれる くず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