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字的意思和解釋
徽
⼻部 共17畫 左中右結構 U+5FBD CJK 基本漢字
徽字概述
〔徽〕字拚音是(huī),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7畫。
〔徽〕字結構是左中右結構,可拆解為(⿵⿲彳㞢攵糸,⿰彳𢾰)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徽〕字倉頡碼是HOUFK,五筆是TMGT,四角碼是2824.0。
〔徽〕字統一碼UNICODE是U+5FBD,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4509,UTF8:E5BEBD。
〔徽〕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徽的意思
徽 huī ㄏㄨㄟ
基本解釋
①標誌,符號。國~。校~。帽~。~章。~記。~幟( zhì )。
②美好的。~號。
③〔~州〕舊地名,在今中國安徽省歙縣。簡稱“徽”,如“~墨”。
④係琴弦的繩,後用做撫琴標記的名稱,古琴全弦共十三徽。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糸( mì ),表示與線絲有關,微省聲。本義:三糾繩。
2.同本義。
徽,三股繩也。 《說文》係用徽纆。 《易 · 坎》。劉注:“三股為徽。”
three strands of rope;
3.繩索。
免於徽索。 《漢書 · 揚雄傳》。注:“繩也。”
徽索(徽繩。捆綁俘虜、罪人的繩索);徽纆(繩索;捆綁);徽纏(繩索。亦比喻束縛,牽累);徽繩(徽索。指捆綁罪人的繩索)
rope;
4.琴徽,係琴弦的繩。
今夫弦者,高張急徽,追趨逐耆,則坐者不期而附矣。 《漢書 · 揚雄傳》
cord for the string of a stringed instrument;
5.後亦指七弦琴琴麵十三個指示音節的標識。
弦以園客之絲,徽以鍾山之玉。 嵇康《琴賦》
6.標誌;符號 。
徽車(飾有徽幟的車);徽物(指區別等級的標誌物,如旌旗、服飾等);徽識(古代朝廷或軍中用以識別的標誌);國徽;校徽;帽徽
emblem; sign;
7.旗幟。
易服色,殊徽號。 《禮記 · 大傳》
flag;
8.綁腿布。
徽,袤幅也。 《說文》。段玉裁注:“即《詩》之邪幅也。”
bandage;
9.徽州的省稱 。舊府治在今安徽省歙縣。
徽墨
Huizhou prefecture;
10.安徽省的簡稱 。
徽調
Anhui;
形容詞
1.美好;善良。
徽,善也。 《爾雅 · 釋詁》
徽睇(美麗的眼睛);徽績(美好的功績);徽徽(美好的樣子);徽顯(善美顯著)
good;
2.宏偉 。
徽業(宏業,偉業);徽庸(豐功,偉績);徽績(偉績)
magnificent;
動詞
1.停止;靜止。
悲風徽行軌,傾雲結流藹。 陸機《挽歌詩》
still;
2.束縛;捆綁。
徽以糾墨。 揚雄《解嘲》
徽束;徽猛(束縛猛獸)
bind;
徽的國語辭典解釋
徽 huī ㄏㄨㄟ
詳細解釋
名
1.標幟。
《左傳 · 昭公二十一年》:“楊徽者,公徒也。”
國徽、校徽、黨徽。
2.旌旗。
《禮記 · 大傳》:“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漢 · 鄭玄 · 注:“徽號,旌旗之名也。”《文選 · 潘嶽 · 閑居賦》:“其西則有元戎禁營,玄幙綠徽。”
形
◎美善的。
《詩經 · 小雅 · 角弓》:“君子有徽猷,小人與屬。”《資治通鑒 · 卷二四八 · 唐紀六十四 · 武宗會昌四年》:“郊廟之禮,誠宜亟行,至於徽稱,非所敢當。”
徽的兩岸詞典解釋
徽字的翻譯
a badge, insignia
Abzeichen, Rangabzeichen (S), Logo (S)
insigne, emblème, badge, logo, blason
キ しるし よ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