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字的意思和解釋

wéi wěi

⺖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60DF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1 畫

8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44232411121

wéi,wěi

wai4

9001.4

U+60DF

E6839F

POG

NWYG

惟字概述

〔惟〕字拚音是(wéi,wěi),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惟〕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忄隹)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惟〕字倉頡碼是POG,五筆是NWYG,四角碼是9001.4

〔惟〕字統一碼UNICODE是U+60DF,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4799,UTF8:E6839F

〔惟〕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惟的意思

wéi ㄨㄟˊ

基本解釋

單,隻。~獨。~一。~有。~恐。~命是從。~我獨尊。

但是。雨雖止,~路仍甚泥濘。

文言助詞,常用於句首。~妙~肖。~二月既望。

想,思考。思~(亦作“思維”)。~度( dù )(思量,揣度)。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心,隹( zhuī )聲。本義:思考;思念。

2.同本義。

,凡思也。 《說文》臣竊事勢。 賈誼《治安策》之,堅子固不足遣。 《漢書 · 張良傳》

惟思(思慮);惟度(思考忖度);惟念(思念;考慮)

think;

3.為,是。

萬邦黎獻,共帝臣。 《書 · 益稷》不變何。 [英]赫胥黎著、 嚴複譯《天演論》

be;

4.有。

相亦終。 《禮記》

have;

5.聽從,隨從。

大國苟不以為然也,則亦命耳。 劉獻廷《廣陽雜記》

惟惟(聽從順服的樣子)

obey;

6.願,希望。

若草庵見毀一節,成功之後,萬留心。 《英烈傳》

惟所欲為(想幹什麽就幹什麽,任意而為)

hope;

7.在於。

善政,政在養民。 《書 · 大禹謨》

lie in;

副詞

1.用來限定範圍,相當於“隻有”、“隻是”。

明克允。 《書 · 舜典》士為能。 《孟子 · 梁惠王上》聞女歎息。 《樂府詩集 · 木蘭詩》吾德馨。 唐 · 劉禹錫《陋室銘》有乳下孫。 杜甫《石壕吏》手熟爾。 宋 · 歐陽修《歸田錄》,獨也。常語也。或作唯、維。 清 · 王引之《經傳釋詞》

惟一惟精(精誠專事,毫無雜念);惟義是從(隻要有道理就堅決服從);惟口起羞(謂言語不慎,招致羞辱);惟利是求(一心為利,別的什麽都不顧);惟精惟一(精純專一)

only;

2.表示動作、行為的重複,相當於“” 。

惟新(更新)

again;

3.相當於“”、“”。

,猶猶也。 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

still;

4.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

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君所行也。 《孟子 · 梁惠王下》思既往。 清 ·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 · 文集》惟思將來。惟留戀也。惟希望也。

wish;

連詞

1.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

告爾四國多方,爾殷侯尹民。 《書 · 多方》

and;

2.表示順承關係,相當於“”。

德威畏,德明明。 《書 · 呂刑》

then;

3.表示讓步關係,相當於“即使”、“雖然”。

信亦為大王不如也。 《史記 · 淮陰候列傳》

even if;

介詞

由於,以 亦惟汝故,以丕從厥誌。——《書·盤庚中》

because;

助詞

1.用在年、月、日之前。

惟二月既望(既望:農曆每月十六日)

2.用於句首,無實義。

士無田,則亦不祭。 《孟子》

3.用在句中,起調整音節的作用。

無疆休,亦無疆恤。 《召誥》

惟的國語辭典解釋

wéi ㄨㄟˊ

詳細解釋

1.思考、思量。

《說文解字 · 心部》:“惟,凡思也。”《史記 · 卷一三〇 · 太史公自序》:“退而深惟曰:‘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誌之思也。’”《文選 · 楊惲 · 報孫會宗書》:“竊恨足下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隨俗之毀譽也。”

2.是、為。

《書經 · 益稷》:“萬邦黎獻,共惟帝臣。”

3.有。

《禮記 · 緇衣》:“自周有終,相亦惟終。”《文選 · 張衡 · 東京賦》:“召伯相宅,卜惟洛食。”

1.僅、獨、隻有。

《孟子 · 梁惠王上》:“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

2.但是、隻是。

病已治好,惟身體仍然虛弱無力。

3.希望、祈使。

《孟子 · 梁惠王下》:“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新唐書 · 卷一一五 · 郝處俊傳》:“處俊言可從,惟陛下不疑。”

1.發語詞,無義。

《書經 · 泰誓上》:“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孟子 · 滕文公下》:“惟士無田,則亦不祭。”

2.用於句中,無義。

《書經 · 皋陶謨》:“百僚師師,百工惟時。”

1.雖然、即使。

《史記 · 卷九二 · 淮陰侯傳》:“惟信亦為大王不如也。然臣嚐事之,請言項王之為人也。”

2.與、和。

《書經 · 多方》:“告爾四國多方,惟爾殷侯尹民。”

3.則。

《書經 · 呂刑》:“德威惟畏,德明惟明。”

以、因為。

《書經 · 盤庚中》:“亦惟汝故,以丕從厥誌。”

惟的兩岸詞典解釋

wéi ㄨㄟˊ

詳細解釋

1.獨;隻有。也作“”。

惟恐、惟命是從。

2.思考。

思惟。

3.《書》是;為。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書經‧五子之歌》)。

4.《書》助詞。用在句首或句中以補湊音節,調節語氣。也作“”、“”。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書經‧泰誓上》)、百僚師師,百工惟時(《書經‧皋陶謨》)。

惟字的翻譯

but, however, nevertheless; only

-ismus , Denken (S)​, einzig, nur, allein (Adj)​, aber (Konj)

-isme, seulement

イ ユイ ビ ミ おもう おもうに これ た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