愠字的意思和解釋

yùn yǔn wěn

⺖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6120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2 畫

9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442251125221

yùn,yǔn,wěn

wan3

9601

U+6120

E684A0

PABT

NJLG

愠字概述

〔愠〕字拚音是(yùn,yǔn,wě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2畫

〔愠〕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忄昷)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愠〕字倉頡碼是PABT,五筆是NJLG,四角碼是9601

〔愠〕字統一碼UNICODE是U+6120,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4864,UTF8:E684A0

〔愠〕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愠的意思

yùn ㄩㄣˋ

基本解釋

怒,怨恨。~色。~容。~怒。~惱。人不知,而不~。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心,昷( wēn )聲。本義:含怒,生氣。

2.同本義。

,怒也。 《說文》,恨。 《蒼頡篇》舞斯 《禮記 · 檀弓》。注;“猶怒也。”而不出。 《左傳 · 襄公二十三年》憂心悄悄,於群小。 《詩 · 邶風 · 柏舟》人不知而不,不亦君子乎。 《論語》

慍怍(慍怒);慍恚(怨恨惱怒)

irritated; angry;

3.羞,害羞。

引得些鴛鴦兒交頸和鳴,忽的見了,的麵赤,兜的心疼。 元 · 關漢卿《金線池》

shy;

愠字的翻譯

angry

en colère, irrité

ウン オン いかり いかる うら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