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字的意思和解釋
慢
⺖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6162 CJK 基本漢字
慢字概述
〔慢〕字拚音是(màn,má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4畫。
〔慢〕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忄曼)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慢〕字倉頡碼是PAWE,五筆是NJLC,四角碼是9604.7。
〔慢〕字統一碼UNICODE是U+6162,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4930,UTF8:E685A2。
〔慢〕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慢的意思
慢 màn ㄇㄢˋ
基本解釋
①遲緩,速度小,與“快”相對。~車。~件。~騰騰。~條斯理。緩~。遲~。~性。
②態度冷淡,不殷勤,不禮貌。~待。輕~。傲~。怠~。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心,曼聲。本義:輕慢;對人無禮貌。
2.同本義。
慢,一曰不畏也。 《說文》慢,惰也。 《廣雅》我遠而慢之。 《左傳 · 襄公三十一年》可敬不可慢。 《禮記 · 緇衣》而長不簡慢矣。 《呂氏春秋 · 處方》君使民慢,亂將作矣。 《左傳 · 莊公八年》敬賢者存,慢賢者亡。 《荀子 · 君子》荊成王慢焉。 《呂氏春秋 · 上德》其慢若彼之甚也;見賢人若此其肅也。 《莊子 · 則陽》管家,實是多慢了你。 《儒林外史》
慢罵(信口亂罵);慢褻(慢待;招待不周);慢狎(輕侮);慢視(輕視);慢公(怠忽公務);慢令(輕慢上司的命令);慢心(輕慢之心)
despise; look down on;
3.怠慢。
責攸之、 偉、 允等之慢。 諸葛亮《出師表》
慢客(怠慢客人)
slight; cold-shoulder;
4.放縱;無節製 。
慢散(不嚴肅;不整齊);慢泄(輕浮);慢淫(浪蕩遨遊)
indulge;
5.通“谩”。欺騙。
田駟東慢 齊侯,南欺 荊王。 《韓非子 · 說林上》
deceive; hoodwink;
6.通“墁”。塗抹。
郢人堊慢其鼻端。 《莊子 · 徐無鬼》
plaster;
形容詞
1.懶惰。
慢,惰也。 《說文》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 《左傳 · 昭公二十年》嘽諧慢易。 《禮記 · 樂記》
慢憧(懈怠動搖);慢誌(怠懈的心智);慢官(閑散的官職)
idle; lazy;
2.不及時,遲了。
不及時日,渴葬也;不及時而不日,慢葬也。 《公羊傳 · 隱公三年》
late; tardy;
3.從慢走引申為緩慢。
叔馬慢忌,叔發罕異。 《詩 · 鄭風 · 大叔於田》輕攏慢撚抹複挑。 白居易《琵琶行》
慢慢交(慢慢地;不著急);慢騰斯禮(慢條斯理;慢騰騰,不慌不忙的樣子);慢板(戲曲中緩慢的曲調);慢慢(緩慢;猶言緩一緩);慢節奏(樂曲中的緩慢節奏);慢藥(藥性發作緩慢的毒藥);慢聲(緩慢悠揚的音樂);慢工出巧匠(謂慢而細致的操作能培養出精巧的匠師);慢工出細貨(緩慢的操作會產生出精巧的產品來)
slow;
4.驕傲;傲慢。
上慢下暴。 《易 · 係辭上》
慢世(傲世,玩世不恭);慢詞(不恭敬的言詞);慢書(侮辱性的書簡)
proud;
5.生疏。
那張清原來隻有飛石打將的本事,槍法上卻慢。 《水滸傳》
慢仗(武藝不精,本領不強)
unfamiliar; rusty;
6.豐滿 。
慢臉(豐滿的容貌)
full and round;
副詞
◎徒然 麒麟慢有擎天才,怎出軍師妙計中。——《水滸傳》
in vain;
慢的國語辭典解釋
慢的兩岸詞典解釋
慢字的翻譯
slow(ly), leisurely, sluggish
langsam (Adj)
lent, lentement
マン バン ベン メン あなどる おこたる おご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