懍字的意思和解釋

lǐn

⺖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61CD CJK 基本漢字

⺖ 部

16 畫

13 畫

左右結構

4424125251131234

lǐn

lam5

9009.4

U+61CD

E6878D

PYWD

NYLT

懍字概述

〔懍〕字拚音是(lǐ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6畫

〔懍〕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忄稟)組成。

〔懍〕字倉頡碼是PYWD,五筆是NYLT,四角碼是9009.4

〔懍〕字統一碼UNICODE是U+61CD,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5037,UTF8:E6878D

懍的意思

lǐn ㄌㄧㄣˇ

基本解釋

同“”。

懍的國語辭典解釋

lǐn ㄌㄧㄣˇ

詳細解釋

敬、畏。

《文選 · 潘嶽 · 關中詩》:“主憂臣勞,孰不祗懍?”

危懼。

《書經 · 五子之歌》:“予臨兆民,懍乎若朽索之馭六馬。”漢 · 孔安國 · 傳:“懍,危貌。”

懍的兩岸詞典解釋

lǐn ㄌㄧㄣˇ

詳細解釋

1.威嚴莊重,使人敬畏。

懍若冰霜、懍不可犯。

2.害怕;畏懼。

懍然。

懍字的翻譯

be afraid of, be awed by, be in awe

Angst haben, befürchten

peur

リン ラン キン ゴン おそれ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