扞字的意思和解釋
扞
⺘部 共6畫 左右結構 U+625E CJK 基本漢字
扞字概述
〔扞〕字拚音是(hàn,gǎ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6畫。
〔扞〕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扌幹)組成。
〔扞〕字倉頡碼是QMJ,五筆是RFH,四角碼是5104.0。
〔扞〕字統一碼UNICODE是U+625E,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5182,UTF8:E6899E。
〔扞〕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三級字表中。
扞的意思
扞 hàn ㄏㄢˋ
基本解釋
①保護;保衛。後作“捍”。《書•文侯之命》:“汝多修,扞我於艱。”
②抵禦;抵擋。後作“捍”。《國語•魯語上》:“能扞大患則祀之。”
③抵製;抗拒。《禮記•學記》:“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
④觸犯;違犯。《荀子•彊國》:“白刃扞乎胸,則目不見流矢。”
⑤阻止。《左傳•桓公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莫敖屈瑕曰:‘絞小而輕,輕則寡謀,請無扞釆樵者以誘 之。’”
⑥遮蔽。《後漢書•宦者傳•孫程》:“程等留守省門,遮扞內外。”
⑦臂衣。古代射者所著的一種皮袖套。《韓非子•説林下》:“羿執鞅(玦)持扞。”
⑧同“銲(釬)”。戈矛柄下端圓錐形的金屬套,可以插入地中。《戰國策•趙策一》:“(豫讓)刃其扞,曰:‘欲為知伯報讎!’”
⑨勇猛;驃悍。後作“悍”。《孔子家語•致思》:“懍懍焉若持腐索之扞馬。”
詳細解釋
2.另見 hàn (捍)
扞的國語辭典解釋
扞 hàn ㄏㄢˋ
詳細解釋
動
1.保衛。
《書經 · 文侯之命》:“汝多修,扞我於艱。”漢 · 孔安國 · 傳:“扞我於艱難,謂救周誅犬戎。”唐 · 柳宗元《封建論》:“合為朝覲會同,離為守臣扞城。”
2.抵禦。
《呂氏春秋 · 恃君覽 · 恃君》:“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衛,肌膚不足以扞寒暑。”漢 · 高誘 · 注:“扞,禦也。”
3.違反。
《史記 · 卷一二四 · 遊俠傳 · 序》:“雖時扞當世之文罔,然其私義廉絜退讓,有足稱者。”元 · 無名氏《朱砂擔 · 第三折》:“檢生死輪回案,是誰人敢把這天條扞。”
名
◎古代射手保護手臂的皮製袖套。
《漢書 · 卷九〇 · 酷吏傳 · 尹賞傳》:“而鮮衣凶服被鎧扞兵者,悉籍記之。”唐 · 顏師古 · 注:“扞,臂衣也。”
扞的兩岸詞典解釋
扞字的翻譯
ward off, withstand, resist
カン ガン ふせ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