捺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637A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1 畫

8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12113411234

naat6

5409.1

U+637A

E68DBA

QKMF

RDFI

捺字概述

〔捺〕字拚音是(),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捺〕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扌奈)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捺〕字倉頡碼是QKMF,五筆是RDFI,四角碼是5409.1

〔捺〕字統一碼UNICODE是U+637A,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5466,UTF8:E68DBA

〔捺〕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捺的意思

nà ㄋㄚˋ

基本解釋

用手按,抑製。按~。~手印。

筆形之一,由上向右斜下。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手,奈聲。本義:用手重按。

2.同本義。

先須後腳,然後勒前腰。 《遊仙窟》

捺上花冠;捺頭向水下;捺印(蓋指模或圖章);捺抉(用力擠壓);捺弮(向下彎曲如弓弩。形容禾穗豐碩)

press with force; press down;

3.抑製 。

按捺(抑製興頭,掃興);捺硬(勉力抑製);勉強捺住心頭的怒火。

restrain;

4.擱置;扣壓。

這事斷斷破不得,既承頭翁好心,千萬將呈子下。 《儒林外史》

suspend;

名詞

漢字筆畫的一種,向右斜下,近末端微有波折。古又名“” 俗雲捺,捺之祖磔法也,今人作捺多是。——《書法離鉤·八磔》

right-falling stroke in Chinese characters;

捺的國語辭典解釋

nà ㄋㄚˋ

詳細解釋

1.用手重按。

《儒林外史 · 第三九回》:“將隻手捺著左眼,飛跑出來。”

捺手印。

2.壓抑。

《儒林外史 · 第二回》:“周進隻得捺定性子,坐著教導。”

按捺不住。

3.截留、擱置。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第四八回》:“於是又在臬司和撫台那裏,設法耽擱,這裏麵已經不知捺了多少日子了。”

一種書法筆法。筆畫向右斜下,近末端處微有波折。永字八法稱為“”。

《老殘遊記 · 第一一回》:“一撇一捺。”

捺的兩岸詞典解釋

nà ㄋㄚˋ

詳細解釋

1.以手按壓。

捺指印。

2.抑製。

捺住性子、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

3.漢字筆畫之一。向右下斜引,末端稍出波折。如“”字之末筆,永字八法作“”。

捺字的翻譯

to press down heavily with the fingers

nach rechts gezeichneter Kalligraphiestrich (English: downwards-right concave character stroke)​

presser avec la main, piquer, rembourrer, (trait d'un sinogramme, concave du haut vers le bas, de gauche à droite)​

ナツ ダツ ナチ お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