桯字的意思和解釋

tīng yíng

⽊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686F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 部

11 畫

7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12342511121

tīng,yíng

ting1

4691.4

U+686F

E6A1AF

DRHG

SKGG

桯字概述

〔桯〕字拚音是(tīng,yí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桯〕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木呈)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桯〕字倉頡碼是DRHG,五筆是SKGG,四角碼是4691.4

〔桯〕字統一碼UNICODE是U+686F,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6735,UTF8:E6A1AF

〔桯〕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桯的意思

tīng ㄊㄧㄥ

基本解釋

床前幾。

橫木。門~。

碓等工具的杆子或短木。

詳細解釋

名詞

1.古代放置床前的小桌 。

桯凳(床前長凳)

a small bedside table;

2.橫木。

長可五尺,闊約四寸,兩相離五寸許。 《農政全書》

stretcher;

yíng ㄧㄥˊ

基本解釋

古同“”,廳堂前部的柱子。

古代車上插車蓋柄的長木筒:“輪人為蓋,達常(車蓋柄)圍三寸,~圍倍之,六寸。”

桯的國語辭典解釋

tīng ㄊㄧㄥ

詳細解釋

床前的桌子。

《說文解字 · 木部》:“桯,床前幾。”清 · 段玉裁 · 注:“古者坐於床而隱於幾,……此床前之幾,與席前之幾不同,謂之桯者,言其平也。”

桯凳。

yíng ㄧㄥˊ

詳細解釋

1.古代車蓋柄下較粗的部分。

《周禮 · 冬官考工記 · 輪人》:“輪人為蓋達常圍三寸,桯圍倍之六寸。”鄭玄注引鄭司農雲:“桯,蓋杠也。”唐 · 賈公彥 · 疏:“此蓋柄下節,粗大常一倍,向上含達常也。”

2.堂屋前的柱子。

元 · 關漢卿《竇娥冤 · 第四折》:“怎不容我到燈影前,卻攔截在門桯外。”

桯的兩岸詞典解釋

tīng ㄊㄧㄥ

詳細解釋

床前的小桌子。

桯凳。

桯字的翻譯

table

エイ テイ ケイ チョウ ギョウ ヨ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