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字的意思和解釋

shū

⽍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6B8A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0 畫

6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1354311234

shū

syu4

1529.0

U+6B8A

E6AE8A

MNHJD

GQRI06 GQTF98 GQRI86

殊字概述

〔殊〕字拚音是(shū),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殊〕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歹朱)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殊〕字倉頡碼是MNHJD,五筆是GQRI06 GQTF98 GQRI86 ,四角碼是1529.0

〔殊〕字統一碼UNICODE是U+6B8A,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530,UTF8:E6AE8A

〔殊〕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殊的意思

shū ㄕㄨ

基本解釋

不同。~途同歸。懸~。

特別,很。~功。~榮。~勳。特~。

斷,絕。~死。

超過:“母氏年~七十”。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省,“”聲。甲骨文從“”,“”象形初文聲。後省去人作“”,“”聲改為“”聲。本義:斬首,斷其首身而死。

2.同本義。

,死也。 《說文》。漢令曰:蠻夷長有罪當殊之。其赦天下死以下。 《漢書 · 高帝紀》。注:“斬刑也。”今世死者相枕也。 《莊子 · 在宥》

behead;

3.引申為死。

太子即自剄,不 《史記 · 淮南王劉安列傳》

不殊(不死)

die;

4.斷絕。

,斷也。 《廣雅》斷其後之木而弗 《左傳 · 昭公二十三年》

cut off;

5.分開;離開。

官而衣食之,身而後止,此之謂養疾。 《管子》

separate;

6.分;區別。

法家不別親疏,不貴賤,一斷於法。 《史記 · 太史公自序》

distinguish;

7.超過。

母氏年七十。 《後漢書 · 梁統傳》

surpass;

形容詞

1.異;不同。

而萬為一。 《淮南子 · 本經》。注:“異也。”始皇既沒,餘威震於俗。 漢 · 賈誼《過秦論》

殊等(指人或事物的不同等級);殊方(異域;他鄉);殊文(不同形體的文字);殊文別語(不同的文字與語言);殊類(不同的類別);殊禮(不同的禮製);殊稱(不同的名稱;特殊的名稱);殊心(異心。不同的誌趣、認識和思想感情);殊目(不同的名稱);殊俗(不同的風俗習慣)

different;

2.特異;出眾;突出。

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 《樂府詩集 · 陌上桑》

殊觀(奇觀;異觀);殊庭(異域。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殊勝(特異;絕佳);殊鄉(異鄉。多指仙鄉);殊形(奇異的形狀);殊奇(奇特);殊相(奇異的狀貌);殊翁(文采奇特的雁頸毛)

outstanding;

3.特別,獨特。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誌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諸葛亮《出師表》

殊覺(特別覺得);殊禮(特殊的禮遇);殊渴(特別渴望);殊遇(特殊的待遇;破格重用);殊獎(特別的獎勵);殊選(破格選用);殊賞(特別的賞賜);殊態(特殊的姿態);殊量(特殊的才能。即大器);殊容(特殊的容貌)殊恩(特別的恩惠)

special;

副詞

很;甚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裏。——《戰國策·趙策》 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古法采草藥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當。——宋· 沈括《夢溪筆談》 又

殊難相信;殊久。

very;

殊的越南字釋義

同“𪬔”。

殊的國語辭典解釋

shū ㄕㄨ

詳細解釋

1.斬首、殺死。

《說文解字 · 歺部》:“殊,死也。”清 · 段玉裁 · 注:“凡漢紹雲殊死者,皆謂死罪也。死罪者,首身分離,故曰殊死。”《後漢書 · 卷六〇上 · 馬融傳》:“或夷由未殊,顛狽頓躓,蝡蝡蟫蟫。”

2.斷絕。

《左傳 · 昭公二十三年》:“斷其後之木而弗殊。”《漢書 · 卷八 · 宣帝紀》:“蓋聞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親粲而不殊。”

3.超過。

《後漢書 · 卷三四 · 梁統傳》:“母氏年殊七十。”唐 · 章懷太子 · 注:“殊,猶過也。”《三國誌 · 卷一九 · 魏書 · 陳思王植傳》:“恩紀之違,甚於路人;隔閡之異,殊於胡越。”

4.區別。

《史記 · 卷一三〇 · 太史公自序》:“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三國魏 · 曹植《節遊賦》:“觀靡靡而無終,何渺渺而難殊。”

1.不同的、互異的。

《易經 · 係辭下》:“天下同歸而殊塗。”《史記 · 卷二十四 · 樂書》:“紂樂好之,與萬國殊心。”

殊途同歸。

2.特別的、異常的。

《晉書 · 卷五二 · 阮種傳》:“弱冠有殊操,為嵇康所重。”《資治通鑒 · 卷四二 · 漢紀三十四 · 光武帝建武八年》:“帝聞而善之,以宣告百僚,乃置酒高會,待融等以殊禮。”

殊榮。

1.拚死、決死。

《史記 · 卷九二 · 淮陰侯傳》:“軍皆殊死戰,不可敗。”

2.非常、極、甚。

明 · 徐弘祖《徐霞客遊記 · 卷一上 · 遊武彝山日記》:“泉從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

殊為失當。

3.猶、尚。

《文選 · 謝靈運 · 南樓中望所遲客詩》:“圓景早已滿,佳人殊未適。”唐 · 白居易《早蟬》詩:“西風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殊的兩岸詞典解釋

shū ㄕㄨ

詳細解釋

1.斷;絕。

殊死搏鬥。

2.不相同。

懸殊、殊異、殊途同歸。

3.特別。

殊榮、特殊、殊遇(特別的待遇)。

4.《書》表示程度高,相當於“”、“”。

泉從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武彝山日記》)。

5.姓。

殊字的翻譯

different, special, unusual

ungewöhnlich, einzig

différent, extraordinaire, particulier

シュ ジュ こと ころす たつ こと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