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字的意思和解釋
殿
⽎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6BBF CJK 基本漢字
殿字概述
〔殿〕字拚音是(dià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3畫。
〔殿〕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𡱒殳)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殿〕字倉頡碼是SCHNE,五筆是NAWC,四角碼是7724.7。
〔殿〕字統一碼UNICODE是U+6BBF,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583,UTF8:E6AEBF。
〔殿〕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殿的意思
殿 diàn ㄉㄧㄢˋ
基本解釋
①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會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宮~。寶~。金鑾~。~堂。~閣。~上虎(喻敢諫之臣)。~試。
②〔~下〕對親王或太子的敬稱。
③在最後。~後。~軍。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本義:擊聲。
2.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後專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廳。
殿,堂之高大者也。 《說文古本考》蒼鷹搏擊於殿上。 《戰國策 · 魏策》王子皇孫,辭樓下殿。 杜牧《阿房宮賦》中繪殿閣,類蘭若(佛寺)。 《聊齋誌異》有舉孝子者先上殿。 《漢書 · 黃霸傳》浮屠北有佛殿一所。 《洛陽伽藍記 · 永寧寺》
宮殿(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華麗的房屋);殿陛(帝王宮殿的台階。借指朝廷);殿直(在宮殿中值勤的人);殿使(皇帝派遣的使臣);殿腳人(即“殿腳女”。相傳隋煬帝巡遊江都時,乘龍舟,選美女一千人牽彩纜挽龍舟,號為“殿腳女”);殿兵(後軍)
hall; temple; palace;
3.帝王宸居 。
殿省(宮廷與台省。亦指朝廷上下。殿指皇帝的居所);殿院(宮內的殿和院);殿舍(皇宮;佛殿)
palace;
4.殿試 。
殿元(狀元的別稱);殿榜;殿罰(亦稱殿舉。因科舉考試成績很差而被取消應試資格)
final imperial examination;
5.亦用作帝、後的代稱 。
三殿:指太上皇、皇太後、皇帝。
emperor, empress;
形容詞
◎最後,最下。
殿,後也。 《廣雅》奔而殿。 《論語 · 雍也》。集解引馬注:“殿在軍後。前曰啟,後曰殿。”大殿。 《左傳 · 襄公二十三年》。注:“殿,後軍也。”
殿最(古代考核政績或軍功的差等,下等稱為“殿”,上等稱為“最”)
at the rear;
動詞
1.鎮撫,鎮守。
殿天子之邦。 《詩 · 小雅 · 采菽》
殿邦(安邦定國)
guard;
2.定,評定。
蒞之者進不能課其能,退不能殿其不能,才不才一也。 唐 · 白居易《江州司馬廳記》
judge;
3.殿後,壓陣。
孟之反不伐,奔而殿。 《論語 · 雍也》命李進誠將三千人殿其後。 《資治通鑒 · 唐憲宗元和十二年》
bring up the rear;
4.停,停止。
依十二章不枉法例決五十七下,罪經釋免,須殿三年,殿期已滿。 《元典章新集》
stop;
殿的國語辭典解釋
殿 diàn ㄉㄧㄢˋ
詳細解釋
名
1.高大的廳堂。
宮殿、佛殿、金鑾殿、森羅殿、大雄寶殿。
2.行軍時保護全軍的最後一個部隊。
《左傳 · 襄公二十六年》:“晉人寘諸戎車之殿,以為謀主。”《文選 · 張衡 · 東京賦》:“殿未出乎城闕,旆已反乎郊畛。”李善注引薛綜曰:“殿,後軍也。”
形
◎最後的。
殿軍、殿後。
動
1.鎮定、鎮守。
《詩經 · 小雅 · 采菽》:“殿天子之邦。”《論語 · 雍也》:“孟之反不伐,奔而殿。”
2.收尾、結束。
宋 · 蘇軾《雨晴後步至四望亭下》詩:“殷懃木芍藥,獨自殿餘春。”
殿的兩岸詞典解釋
殿字的翻譯
hall; palace; temple
Tempel (Rel)
salle, palais, temple
デン テン との どの しんが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