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字的意思和解釋
毛
⽑部 共4畫 獨體字 U+6BDB CJK 基本漢字
毛字概述
〔毛〕字拚音是(máo,mào),部首是⽑部,總筆數是4畫。
〔毛〕字結構是獨體字,造字法是象形字。
〔毛〕字倉頡碼是HQU,五筆是TFNV06 ETGN98 TFNV86 ,四角碼是2071.4。
〔毛〕字統一碼UNICODE是U+6BDB,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7611,UTF8:E6AF9B。
〔毛〕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毛的意思
毛 máo ㄇㄠˊ
基本解釋
①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筆。羽~。~織品。~骨悚然。輕於鴻~。
②像毛的東西,指穀物或草。不~之地。
③衣物上的黴菌。老沒見太陽都長~了。
④粗糙,沒有加工的。~布。~估(粗略地估計)。~坯。
⑤不是純淨的。~利。~重。
⑥行動急躁。~躁。
⑦驚慌失措,主意亂了。把他嚇~了。
⑧小。~病。~孩子。~~雨。
⑨貨幣貶值。錢~了。
⑩量詞,用於錢幣,等於“角”,一圓錢的十分之一。兩~錢。
⑪姓。
詳細解釋
名詞
1.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毛”的字多與皮毛有關。本義:眉毛、頭發、獸毛。
2.同本義。
毛,眉發之屬及獸毛也。 《說文》不獲二毛。 《禮記 · 檀弓》。注:“二毛,鬢發斑白。”王燕則諸侯毛。 《周禮 · 司儀》皮毛者,肺之合也。 《素問 · 欬論》其動物宜毛物。 《周禮 · 大司徒》毛馬而頒之。 《周禮 · 校人》以啟其毛。 《詩 · 小雅 · 信南山》皮之不存,毛將焉傅? 《左傳 · 僖公十四年》胚不生毛。 《韓非子 · 五蠹》與旃毛並咽。 《漢書 · 李廣蘇建傳》大小毛角。 唐 · 李朝威《柳毅傳》矢如蝟毛。 《資治通鑒 · 唐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賀知章《回鄉偶書》
毛女(傳說中的仙女,遍體生毛,故名);毛連(用羊毛或其他毛類製成的褡褳);剛毛(人或動物體上長的硬毛);毫毛(人或鳥獸身上的細毛);毛筆(以獸毛製成的筆);毛羽(獸毛和鳥羽);毛戴(寒毛豎立);毛脈(須發與血脈);毛悚(汗毛豎立);毛蓬蓬(須發密而亂貌);毛楂楂(毛發短而硬貌);毛發不爽(猶毫毛不爽);毛聳(毛發豎立)
hair; feather; down; wool;
3.獸類 。
毛群(獸類);毛摯(猛禽捕食小鳥);毛類(獸類);毛犢(古代傳說中獸類之祖);毛鬣(馬或野獸的鬃毛)
beasts;
4.鳥的羽毛。
毛芥(羽毛和芥子);毛扇(羽毛扇);毛翎(翎毛。借指羽翼);毛質(鳥類的毛羽)
feather;
5.亦指帶毛的獸皮 。
毛毛匠(毛皮匠);毛裘(獸皮製作的衣服);毛水(皮毛的表麵)
hide;
6.通“芼”。草木;五穀。
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列子 · 湯問》澗溪沼沚之毛。 《左傳 · 隱公三年》。注:“草也。”毛澤未盡。 《穀梁傳 · 定公元年》。注:“凡地之所生謂之毛。”錫之不毛之地。 《公羊傳 · 宣公十二年》。注:“墝埆不生五穀曰不毛。”
grass and tree; corn;
7.[口]∶中國貨幣單位“角”的俗稱,等於一元的十分之一。
mao, a fractional unit of money in China;
8.姓。
動詞
1.發火;發怒 。
毛司火性兒(性格又臭又火爆);盡管他脾氣毛。
get angry;
2.貶值,兌換率下降 。
貨幣毛了。
depreciate;
3.發慌。
祁老爺毛了,隻得退了堂。 《儒林外史》
發毛(發慌);嚇毛了;小偷毛了;毛腳雞(比喻行動慌裏慌張)
feel nervous; flurried;
毛 má ㄇㄚˊ
詳細解釋
形容詞
1.比喻多而細碎 。
毛細管;毛孩子;毛起(形容興起的事如毛一樣眾多)
hairy;
2.小,微不足道。多用於貶義。
你是那路毛神? 《西遊記》
毛神(小神。罵人的話);毛路(方言。小路);毛蛋蛋子(詈詞。猶言小畜生);毛銖(形容極微小的利益)
little, small;
3.不純淨 。
毛重;毛利。
gross;
4.半加工的;粗糙的 。
毛坯;毛糙(粗糙;不細致);毛邊。
rough; semi-finished;
毛的越南字釋義
毛
◎同“𣭻”。
毛的國語辭典解釋
毛 máo ㄇㄠˊ
詳細解釋
名
1.動植物表皮或果實表皮所生的絲狀物。
羊毛、羽毛、桃子的果皮上有很小的細毛。
2.特指人身上的須發。
眉毛、鬢毛、睫毛、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3.植物的泛稱,多指五穀、蔬菜。
宋 · 辛棄疾《鷓鴣天 · 石壁虛雲積漸高》詞:“呼玉友,薦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
不毛之地。
4.借指走獸、獸類。
《禮記 · 樂記》:“羽者嫗伏,毛者孕鬻。”
5.我國錢幣中“角”的俗稱。如一角稱為“一毛”。
6.姓。如漢代有毛亨。
7.二一四部首之一。
形
1.驚慌失措的樣子。
把他嚇毛了。
2.生氣、發怒、急躁的樣子。
《官場現形記 · 第一五回》:“若把老爺弄毛了,他一動氣,要頂真辦起來,你們吃得住嗎?”
毛毛躁躁、別把我惹毛了!
3.粗糙的、未加工的。
毛米、毛貨、毛胚。
4.約略、不純的。
毛利、毛重。
5.小。
毛孩子、毛丫頭、毛毛雨、毛驢。
毛的兩岸詞典解釋
毛 máo ㄇㄠˊ
詳細解釋
1.動植物表皮上所生的細絲狀的東西;鳥類的羽毛。
羊毛、葉子上長著絨毛、雞毛、鳥毛。
2.特指人體上的須發等。
眉毛、鬢毛、睫毛、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3.生長植物。
不毛之地。
4.細小;細微。
毛渠、毛細血管、毛毛細雨。
5.表示小。
毛賊、毛丫頭。
6.物體上長的絲狀黴菌。
食物長毛了,絕不能吃、天太潮,桌子腿都長毛了。
7.粗略。
毛估、毛算。
8.不單純的。
毛重、毛利。
9.粗糙的;未經加工的。
毛茶、毛坯、毛樣。
10.形容做事草率,不細心。
毛糙、毛手毛腳、活兒幹得有點兒毛。
11.驚慌;害怕。
心裏直發毛、被他嚇毛了。
12.急躁;發怒。
毛躁、他把我惹毛了。
13.指貨幣貶值。
錢太毛了,十塊錢才能買一個不大的饅頭。
14.量詞。用於計算錢幣,1角稱為1毛。
3元8毛。
15.姓。
16.二一四部首之一。
毛字的翻譯
hair, fur, feathers; coarse
Fell (S), Haar (S), Radikal Nr. 82 = (Körper-)Haar, klein, geringer Wert (S), Währungseinheit (1 Mao=10 Fen) (S, Wirtsch), Mao (Eig, Fam)
poil, plume, laine, rude, brusque, affolé, dixième de yuan, (nom de famille)
モウ ブ ボウ 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