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字的意思和解釋
濕
⺡部 共17畫 左右結構 U+6FD5 CJK 基本漢字
濕字概述
〔濕〕字拚音是(shī,tà,xí),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7畫。
〔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氵㬎)組成。
〔濕〕字倉頡碼是EAVF,五筆是IJXO,四角碼是3613.3。
〔濕〕字統一碼UNICODE是U+6FD5,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8629,UTF8:E6BF95。
濕的意思
濕 shī ㄕ
基本解釋
①同“溼”。《玉篇•水部》:“濕”,同“溼”。《説文》作“溼”,漢隸多作“濕”,後來通用無別。《易•乾》:“水流濕,火就燥。”孔穎達疏:“水流於地,先就濕處。”唐杜甫《春夜喜雨》:“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②〔濕濕〕➊牲畜耳朵搖動貌。《集韻•緝韻》:“濕,濕濕,牛呞動耳皃。”《詩•小雅•無羊》:“爾牛來思,其耳濕濕。”毛傳:“呞而動其耳,濕濕然。”➋浪濤開合貌。《文選•木華〈海賦〉》:“驚浪雷奔,駭水迸集,開合解會,瀼瀼濕濕。”張銃注:“瀼瀼濕濕,開合貌。”
濕字的翻譯
wet, moist, humid, damp; an illness
Nässe, Feuchtigkeit (S), naß, feucht
humide, mouillé, moite, imbibé d'eau
トウ シュウ ゴウ ショウ シツ しめ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