煠字的意思和解釋

zhá

⽕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7160 CJK 基本漢字

⽕ 部

13 畫

9 畫

左右結構

4334122151234

zhá,yè

zaa3

9489.4

U+7160

E785A0

FIHR

OANS

煠字概述

〔煠〕字拚音是(zhá,yè),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3畫

〔煠〕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火枼)組成。

〔煠〕字倉頡碼是FIHR,五筆是OANS,四角碼是9489.4

〔煠〕字統一碼UNICODE是U+7160,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024,UTF8:E785A0

煠的意思

yè ㄧㄝˋ

基本解釋

爚。

zhá ㄓㄚˊ

基本解釋

食物放入油或湯中,待沸而出稱煠。

把物品放在沸油裏進行處理。

加工金屬器物,使現出光澤。

煠的國語辭典解釋

yè ㄧㄝˋ

詳細解釋

火光。

清 · 王念孫《廣雅疏證 · 卷二上 · 釋詁》:“煠,爚也。”

(二)之又音。

zhá ㄓㄚˊ

詳細解釋

一種烹飪方法。將食物置入熱湯或熱油中,待沸即出,稱為“”。

《通俗編 · 雜字》:“今以食物納油及湯中一沸而出曰煠。”明 · 徐光啟《農政全書 · 卷四六 · 荒政 · 救荒本草一》:“野生薑……采嫩葉煠熟,水浸淘去苦味,油鹽調食。”

煠的兩岸詞典解釋

yè ㄧㄝˋ

詳細解釋

《書》火光。

zhá ㄓㄚˊ

詳細解釋

烹調方法,把食物放在沸油或熱湯裏使熟。

油煠。

煠字的翻譯

to fry in fat or oil. to scald

Fondue

ソウ ゾウ ヨウ チョウ やく ゆでる あげ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