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17畫 上下結構 U+7235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7 畫

13 畫

上下結構

形聲字

34432522151154124

zoek3

2074.6

U+7235

E788B5

BWLI

ELVF

爵字概述

〔爵〕字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7畫

〔爵〕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爫罒𡬠)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爵〕字倉頡碼是BWLI,五筆是ELVF,四角碼是2074.6

〔爵〕字統一碼UNICODE是U+7235,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237,UTF8:E788B5

〔爵〕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爵的意思

jué ㄐㄩㄝˊ

基本解釋

古代飲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狀顯示使用者的身份。

君主國家貴族封號(中國古代分為“”、“”、“”、“”、“”五等)~位。官~。~祿(爵位和俸祿)。~士。

古同“”。

詳細解釋

名詞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古代飲酒器。本義:古代酒器。青銅製。

2.盛酒的禮器,形似雀,青銅製,有流、兩柱、三足,用以溫酒或盛酒,盛行於殷代和西周初期。

,禮器也。象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 《說文》實二 《儀禮 · 特牲禮》殷以斝, 周以 《儀禮 · 明堂位》奠斝。 《詩 · 大雅 · 行葦》虢公請器,王與之 《左傳 · 莊公二十一年》

an ancient wine vessel with three legs and a loop handle;

3.爵位,爵號,官位。

王者之製祿 《禮記 · 王製》不讓。 《詩 · 小雅 · 角弓》請賣子。 引漢 · 賈誼《論積貯疏》通侯。 《漢書 · 李廣蘇建傳》顯位。 明 · 張溥《五人墓碑記》

爵人(有爵位吃俸祿的人);爵敕(分封爵位的敕書);爵諡(爵位和諡號);爵號(爵位的名號);爵等(爵位的等級)

the rank of nobility; peerage;

4.通“”。一種鳥,赤黑色。

我有好,吾與爾靡之。 《易 · 中孚》

爵躍(如雀之跳躍。表示欣喜之極);爵踴(足不離地而跳);爵釵(雀形的發釵);爵韋(赤黑色的韋);爵室(古代船上的遠望室)

sparrow;

動詞

授予官爵 。

爵命(封爵受職)

confer a title(of nobility)upon;

爵的國語辭典解釋

jué ㄐㄩㄝˊ

詳細解釋

1.古代一種飲酒的器具。形狀略似雀,下有三隻腳。

《詩經 · 小雅 · 賓之初筵》:“酌彼康爵,以奏爾時。”

玉爵、金爵。

2.古代封給貴族或功臣的名位。

《韓非子 · 五蠹》:“官爵可買,則商工不卑也矣。”《禮記 · 王製》:“王者之製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3.鳥雀。

《續漢書誌 · 第一四 · 五行誌二》:“中平三年八月中,懷陵上有萬餘爵,先極悲鳴,已因亂鬥相殺,皆斷頭,懸著樹枝枳棘。”宋 · 陸遊《村居》詩:“不恨閑門可羅爵,本知窮巷自多泥。”

封給人爵位。

《禮記 · 王製》:“任事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祿之。”《史記 · 卷七一 · 樗裏子甘茂傳》:“秦惠王八年,爵樗裏子右更,使將而伐曲沃。”

爵的兩岸詞典解釋

jué ㄐㄩㄝˊ

詳細解釋

1.古代飲酒用的青銅器皿,旁有把手,下有三條高尖足。

2.爵位,君主製國家貴族的封號和等級。

侯爵、封爵、賣官鬻爵。

3.姓。

爵字的翻譯

feudal title or rank

Adelsfamilien, Adelsgeschlecht (S)​, Adelsstand (S)

titre de noblesse, rang

シャク さかず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