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727A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0 畫

6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3121125351

hei1

2156

U+727A

E789BA

HQMCW

TSG06 CSG98 TRSG86

牺字概述

〔牺〕字拚音是(),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牺〕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牜西)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牺〕字倉頡碼是HQMCW,五筆是TSG06 CSG98 TRSG86 ,四角碼是2156

〔牺〕字統一碼UNICODE是U+727A,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306,UTF8:E789BA

〔牺〕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牺的意思

xī ㄒㄧ

基本解釋

古代稱做祭品用的純色牲畜。~牲(➊古代祭祀用牲的通稱,色純為“”,體全為“”,如“~~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➋為了崇高的目的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權利等,如“為祖國不怕流血~~”;➌放棄或損害一方的利益,如“他~~自己的休息時間,突擊完成了任務”)。~牛。~尊(古代犧牛形的酒器)。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牛,羲聲。本義:做祭品用的毛色純一的牲畜。

2.同本義。

,宗廟之牲也。 《說文》今殷民乃攘竊神祇之牷牲用。 《書 · 微子》。傳:“色純曰犧。”共其牲。 《周禮 · 牧人》。注:“毛羽完具也。”宗廟曰芻豢、山川曰牲。 《大戴禮記 · 曾子大圓》自憚其也。 《左傳 · 昭公二十二年》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牲,名詞,古代供祭祀用的牲畜,指豬、牛、羊等。玉,指玉器。帛,絲織品。) 《左傳 · 莊公十年》

犧牛(古代祭祀用的純色牛);犧羊(古代祭祀用的純色羊);犧牢(供宴饗或祭祀用的牛、羊、豬);犧宰(古代祭祀時掌管犧牲的官吏)

a domestic animal of a uniform color for sacrifice;

3.指伏羲氏。

於穆二聖,仁等春生,除棄周漢遐軌 庭。 《魏書 · 程駿傳》

犧年(伏羲氏之世。借指太平盛世);犧皇(羲皇。稱伏羲氏)

Fuxi;

4.酒樽名(以前讀 suō,今讀 xī )。

,酒尊名。 《集韻》

犧人(官名。專掌供設酒醴的官吏);犧羽(古代雕飾於酒樽的禽鳥圖案);犧杓(瓢的別稱)

wine vessel;

牺字的翻譯

sacrifice, give up; sacrificial

aufopfern, Opfer (S)

animal pour le sacrifice, sacri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