獶字的意思和解釋

nǎo yōu náo

⺨部 共18畫 左右結構 U+7376 CJK 基本漢字

⺨ 部

18 畫

15 畫

左右結構

353132511454544354

nǎo,yōu,náo

4124.7

U+7376

E78DB6

KHMBE

QTDT

獶字概述

〔獶〕字拚音是(nǎo,yōu,náo),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8畫

〔獶〕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犭憂)組成。

〔獶〕字倉頡碼是KHMBE,五筆是QTDT,四角碼是4124.7

〔獶〕字統一碼UNICODE是U+7376,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558,UTF8:E78DB6

獶的意思

náo ㄋㄠˊ

基本解釋

古同“”:“餘左執太行之~,而右搏雕虎。”

塗抹牆壁的匠人:“~人亡,則匠石輟斤而不敢妄斲。”

nǎo ㄋㄠˇ

基本解釋

狗受驚的樣子。

yōu ㄧㄡ

基本解釋

〔~𤟫〕犬名。

獶的國語辭典解釋

náo ㄋㄠˊ

詳細解釋

動物名。即獼猴。猿屬。體矮小,尾金色,臂長,善攀爬。

《禮記 · 樂記》:“獶雜子女,不知父子。”漢 · 鄭玄 · 注:“獶,獮猴也。”

獶的兩岸詞典解釋

náo ㄋㄠˊ

詳細解釋

哺乳動物名。猿猴類。體型矮小,尾部金色,臂長柔軟,善於攀援。也作“”。

獶字的翻譯

ドウ ユウ ニョウ ノウ ウ さ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