畹字的意思和解釋
畹
⽥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7579 CJK 基本漢字
畹字概述
〔畹〕字拚音是(wǎn,yuǎ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3畫。
〔畹〕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田宛)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畹〕字倉頡碼是WJNU,五筆是LPQB,四角碼是6301.2。
〔畹〕字統一碼UNICODE是U+7579,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0073,UTF8:E795B9。
〔畹〕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畹的意思
畹 wǎn ㄨㄢˇ
基本解釋
◎〔~町( dīng )〕地名,在中國雲南省西部邊境。古代稱三十畝地為畹。
詳細解釋
名詞
1.古代地積單位。說法不一,一說30畝為一畹,一說12畝為一畹 [land measure of 12 or 30 mu(畝)]。
餘既滋蘭之九畹兮。 《離騷》。王逸注:“十二畝曰畹。”
2.泛指花圃或園地。
右則疏圃曲池,下畹高堂。 晉 · 左思《魏都賦》
garden;
畹的國語辭典解釋
畹的兩岸詞典解釋
畹字的翻譯
a unit of area, thirty mou
Garten (S)
エン オ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