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字的意思和解釋
畿
⽥部 共15畫 上下結構 U+757F CJK 基本漢字
畿字概述
〔畿〕字拚音是(jī),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5畫。
〔畿〕字結構是上下結構,造字法是形聲字。
〔畿〕字倉頡碼是VIW,五筆是XXAL,四角碼是2265.3。
〔畿〕字統一碼UNICODE是U+757F,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0079,UTF8:E795BF。
〔畿〕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畿的意思
畿 jī ㄐㄧ
基本解釋
①古代稱靠近國都的地方。~輔。~輦。京~。
②門限,門檻。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田,幾省聲。本義:國都四周的廣大地區。
2.古代王都所領轄的方千裏地麵。後指京城所管轄的地區。
畿,天子千裏地。以逮近言之則曰畿也。 《說文》邦畿方千裏。 《周禮 · 大行人》方千裏曰王畿。 《周禮 · 職方式》邦畿千裏。 《詩 · 商頌 · 玄鳥》視學京畿。 清 ·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畿尉(衛戍京城的武官);畿限(王畿的界限);畿甸(京城效區);畿兵(駐京都的士兵)
district in and around the royal capital;
3.王畿之外的九畿。
乃以九畿之籍。 《周禮 · 大司馬》。注:“猶限也。”按,九畿,國畿及侯甸、男采、衛蠻夷也。唐虞稱服,周稱畿。
畿嶽(畿服。天下);畿疆(王畿和九畿的疆界);畿夏(古指以京畿為中心的我國中原地區)
province;
4.疆界;地界 。
畿略(疆域);畿封(在王畿的四周聚土為界)
bound;
5.門內;門檻。
薄送我畿。 《詩 · 邶風 · 穀風》
indoor; threald;
6.指田野。
field;
7.西漢末,王莽改國號為新時,長安西市稱“畿”。
west city of the Chang'an;
8.唐代縣的等級名。京城的旁邑為畿縣 。
畿赤(唐代京城所治之縣為赤縣,京之旁邑為畿縣,合稱“畿赤”)
county;
畿的國語辭典解釋
畿 jī ㄐㄧ
詳細解釋
名
1.國都,或古代君王所管轄的地方。
《晉書 · 卷二三 · 樂誌下》:“神化感無方,髦才盈帝畿。”
京畿、王畿、近畿、畿輔。
2.疆界、疆域。
《詩經 · 商頌 · 玄鳥》:“邦畿千裏,維民所止。”唐 · 宋之問 · 《送李侍禦》詩:“南登指吳服,北走出秦畿。”
3.門限、門檻。
唐 · 韓愈《譴瘧鬼》詩:“清波為裳衣,白石為門畿。”
畿的兩岸詞典解釋
畿字的翻譯
imperial domain; area near capital
Ji (Eig, Fam), Hauptstadtregion, Umgebung der Hauptstadt (S, Geo)
les alentours d'une capitale
キ ゲ みや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