痏字的意思和解釋

wěi yòu

⽧部 共11畫 半包圍結構 U+75CF CJK 基本漢字

⽧ 部

11 畫

6 畫

半包圍結構

形聲字

41341132511

wěi,yòu,yù

fui2

0012.7

U+75CF

E7978F

KKB

UDED

痏字概述

〔痏〕字拚音是(wěi,yòu,yù),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痏〕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可拆解為(⿸疒有)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痏〕字倉頡碼是KKB,五筆是UDED,四角碼是0012.7

〔痏〕字統一碼UNICODE是U+75CF,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0159,UTF8:E7978F

痏的意思

wěi ㄨㄟˇ

基本解釋

瘡:“齊王疾~”。

毆打人成創傷:“遇人不以義而見疻者,與~人之罪鈞。”

瘢痕(疤瘌)。

痛聲。

詳細解釋

名詞

1.毆人皮破血流者為“”。泛指毆傷;創傷。亦指受創傷。

疻保辜呼號。 《急就篇》。顏師古注:“毆人皮膚腫起曰疻,毆傷曰痏。”

wound; cut;

2.即針刺的痕跡、針孔。

已發針,疾按其,無令其血出。 《靈樞經》

trace of needling;

3.針刺的次數。

刺之三 《素問 · 刺腰痛篇》

number of needling;

4.穴位名。

兩手外內側各三,凡十二(外側指少澤、關衝、商陽;內側指少商、中衝、少衝)。 《靈樞經》

wei-point;

5.瘢痕 。

痏疥(瘢痕和疥瘡。比喻小事)

scar;

yòu ㄧㄡˋ

基本解釋

手顫抖。

yù ㄩˋ

基本解釋

病。

痏的國語辭典解釋

wěi ㄨㄟˇ

詳細解釋

瘡。

《呂氏春秋 · 仲冬季 · 至忠》:“齊王疾痏,使人之宋迎文摯,文摯至,視王之疾。”明 · 方孝孺《指喻》:“而可以為天下患者,豈特瘡痏之於指乎?”

痏的兩岸詞典解釋

wěi ㄨㄟˇ

詳細解釋

《書》瘡。

齊王疾痏(《呂氏春秋‧仲冬季‧至忠》)、可以為天下患者,豈特瘡痏之於指乎(明‧方孝孺《指喻》)。

痏字的翻譯

a bruise or contusion

ecchymose, contusion

イ ユウ イク オク 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