盍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10畫 上下結構 U+76CD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0 畫

5 畫

上下結構

1215425221

hé,kě

hap6

4010.7

U+76CD

E79B8D

GIBT

FCLF

盍字概述

〔盍〕字拚音是(hé,kě),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盍〕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去皿)組成。

〔盍〕字倉頡碼是GIBT,五筆是FCLF,四角碼是4010.7

〔盍〕字統一碼UNICODE是U+76CD,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0413,UTF8:E79B8D

〔盍〕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盍的意思

hé ㄏㄜˊ

基本解釋

何不,表示反問或疑問:“~各言爾誌?”

何故,為何:“~不出從乎?君將有行”。

同“”。合,聚合。~簪(“勿疑朋~~。”意思是待人不疑心,朋友就會聚合而疾來)。

詳細解釋

動詞

通“”。本義:覆蓋) 合 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杜甫《杜位宅守歲》 又

盍簪(友人聚會;朋友);盍朋簪(朋友聚會);盍徹(施行仁政。

gather;

副詞

1.何不(盍是「何不」的合音)。

,何不也。 《玉篇》請濟師於王? 《左傳 · 桓公十一年》從眾? 《左傳 · 成公六年》詰盜? 《左傳 · 襄公二十一年》殺我? 《國語 · 晉語一》反其本。 《孟子 · 梁惠王上》祭酒計甚善,王用之? 《新唐書》馳往油畫院。 清 ·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why not;

2.為何;什麽;怎麽。

不為行? 《莊子 · 盜蹠》基本解釋

盍如(何如)

why;

gài ㄍㄞˋ

基本解釋

同“”。

詳細解釋

名詞

(形聲。從皿,去( gài )聲。甲骨文有二“”,一為來去之去,二為蓋子像形字,“”像蓋子,“”或“”像器皿,甲骨文“”也以此為聲。後加“”分化出“”,“”又被假借別義,所以加“”造“”。本義:覆蓋) 同“”,“”的初文 【漢典】。

cover;

盍的國語辭典解釋

hé ㄏㄜˊ

詳細解釋

1.何、為何,表示疑問。

《管子 · 戒》:“中婦諸子謂宮人盍不出從乎?君將有行。”宋 · 蘇軾《壬寅重九不預會獨遊普門寺僧閣有懷子由》詩:“花開酒美盍言歸?來看南山冷翠微。”

2.何不,表示反問。

《論語 · 公冶長》:“盍各言爾誌?”《新唐書 · 卷八五 · 竇建德傳》:“祭酒計甚善,王盍用之?”

姓。如漢代有盍延。

盍的兩岸詞典解釋

hé ㄏㄜˊ

詳細解釋

1.《書》用於動詞前麵,表示反問或疑問,相當於“何不”。

盍各言爾誌(《論語‧公冶長》)?。

2.姓。

盍字的翻譯

what? why not?

pourquoi pas, quoi ?

コウ カツ ゴウ カチ カイ おおう なん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