窬字的意思和解釋

dōu

⽳部 共14畫 上下結構 U+7AAC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4 畫

9 畫

上下結構

44534341251122

yú,dōu

jyu4

3022.1

U+7AAC

E7AAAC

JCOMN

PWWJ

窬字概述

〔窬〕字拚音是(yú,dōu),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4畫

〔窬〕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穴俞)組成。

〔窬〕字倉頡碼是JCOMN,五筆是PWWJ,四角碼是3022.1

〔窬〕字統一碼UNICODE是U+7AAC,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1404,UTF8:E7AAAC

〔窬〕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窬的意思

yú ㄩˊ

基本解釋

從牆上爬過去。穿~之盜(穿牆和爬牆的賊)。

中空:“乃為~木方板,以為舟航”。

詳細解釋

名詞

1.門邊像圭形的小洞。

,穿木戶也。 《說文》門旁穿木戶也。 《一切經音義》引《說文》穿不繇路。 《漢書 · 胡建傳》篳門圭竇()。 《左傳》閑雲不隸館,任意邏門 明 · 袁宏道《五弟新卜園居》

tablet-shaped hold;

2.受糞便的木槽、木桶 。

窬桶(馬桶)

wooden pail;

動詞

1.通“”。從牆上爬過去。

,逾牆曰 《字匯》

climb over a wall;

2.鑿穿[牆壁]。

埏埴而為器,木而為舟。 《淮南子》

窬木(中間挖空的木頭);穿窬(鑽洞和爬牆)

chisel;

3.通“”。非分的希望、企圖,覬覦。

狡寇窺 劉琨《勸進表》神器。 王僉《褚淵碑文》

presumptuous hope;

窬的國語辭典解釋

yú ㄩˊ

詳細解釋

門邊牆上的圭形小洞。

《說文解字 · 穴部》“”字 · 清 · 段玉裁 · 注:“是則於門旁穿壁,以木衺直居之,令如圭形,謂之圭窬。”

1.挖鑿、穿鑿。

《淮南子 · 泰族》:“埏埴而為器,窬木而為舟。”

2.穿越、超越。

《論語 · 陽貨》:“子曰:‘色厲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窬的兩岸詞典解釋

yú ㄩˊ

詳細解釋

1.《書》門旁牆上形狀像圭的小洞。

儒有一畝之宮,環堵之室,篳門圭窬,蓬戶甕牖(《禮記‧儒行》)。

2.《書》挖空;穿鑿。

埏埴而為器,窬木而為舟(漢‧劉安《淮南子‧泰族》)。

3.《書》翻越或爬過牆壁。

色厲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論語‧陽貨》)。

窬字的翻譯

a small door or window; a hole in the wall to cut through a wall

trou, petite porte

トウ ユ ズ うがつ くぐり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