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字的意思和解釋
竟
⽴部 共11畫 上中下結構 U+7ADF CJK 基本漢字
竟字概述
〔竟〕字拚音是(jì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竟〕字結構是上中下結構,可拆解為(⿱音兒,⿳立日兒)組成,造字法是會意字。
〔竟〕字倉頡碼是YTAHU,五筆是UJQB,四角碼是0021.6。
〔竟〕字統一碼UNICODE是U+7ADF,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1455,UTF8:E7AB9F。
〔竟〕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竟的意思
竟 jìng ㄐㄧㄥˋ
基本解釋
①終了,完畢。繼承先烈未~的事業。
②到底,終於。畢~。有誌者事~成。
③整,從頭到尾。~日。~夜。
④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然。~至(竟然至於)。~自(竟然)。
詳細解釋
動詞
1.會意。從音,從人。本義:奏樂完畢。
2.同本義。
竟,樂曲盡為竟。 《說文》凡樂成則告備。 《周禮》。漢 · 鄭玄注:“成,謂所奏一竟。”
(perform on a musical instrument)end; finish;
3.泛指結束,完畢。
竟,終也。 《玉篇》竟,窮也。 《廣雅》譖始竟背。 《詩 · 大雅 · 瞻卬》。箋:“猶終也。”振於無竟。 《莊子 · 齊物論》秦王竟酒。 《史記 · 廉頗藺相如列傳》語竟。 唐 · 李朝威《柳毅傳》不能竟書而欲擱筆。 清 · 林覺民《與妻書》
竟學(學完,學到底);未竟之業;事竟。
finish; complete;
4.追究。
此縣官重太後,故不竟也。 《漢書》
investigate;
名詞
竟界(邊緣;邊界);竟尉(古代邊境武官)
border;
副詞
1.終於;到底。
平原君 竟與 毛遂偕。 《史記 · 平原君虞卿列傳》竟怒不救楚。 《史記 · 屈原賈生列傳》竟無語凝噎。 宋 · 柳永《雨霖鈴》婿竟不調。 明 · 崔銑《洹詞 · 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in the end; eventually;
2.竟然;倒。含出乎意料之意。
竟殺蛟而出。 《世說新語 · 自新》
竟爾(竟自。竟然);竟是(還是,畢竟是);竟不然(何不,倒不如)
actually; unexpectedly;
3.徑,一直,直接 。
竟直(簡直;竟然);竟已(終止);竟此(就到這裏,到此為止)
throughout; whole;
形容詞
◎全部;完全;整個。
恩施下竟同學。 《漢書 · 王莽傳》。注:“周徧也。”君竟日不出門。 清 · 梁啟超《譚嗣同傳》竟三夜罷。 清 · 邵長蘅《青門剩稿》竟以宗廟社稷。 清 · 周容《芋老人傳》竟成痼疾。 清 · 方苞《獄中雜記》竟行之。
竟天(滿天);竟天價(滿天地);竟體(全身);竟夕(整夜,整個晚上);竟世(終生;一輩子)
whole;
竟的國語辭典解釋
竟 jìng ㄐㄧㄥˋ
詳細解釋
動
1.樂曲演奏完畢。
《說文解字 · 音部》:“竟,樂曲盡為竟。”
2.完成、終了、完畢。
《晉書 · 卷七九 · 謝安傳》:“看書既竟,便攝放床上。”唐 · 柳宗元《田家》詩三首之三:“是時收獲竟,落日多樵牧。”
未竟之業。
3.窮究、追究。
《漢書 · 卷六八 · 霍光傳》:“此縣官重太後,故不竟也。”唐 · 顏師古 · 注:“竟,窮竟其事也。”
窮原竟委。
形
◎全、整。
唐 · 張九齡《望月懷遠》詩:“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竟日、竟夜。
副
1.居然。
唐 · 杜甫《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詩一〇首之三:“漢使徒空到,神農竟不知。”《紅樓夢 · 第六二回》:“原來今日也是平姑娘的千秋,我竟不知。”
竟然、他竟敢不理我。
2.到底、終於。
唐 · 李詢《贈織錦人》詩:“劄劄機聲曉複晡,眼穿力盡竟何如!”
有誌者事竟成。
3.直接。
《三國演義 · 第四二回》:“我竟往夏口,盡起軍前來相助。”
竟的兩岸詞典解釋
竟 jìng ㄐㄧㄥˋ
詳細解釋
1.整個;全。
竟日、竟夕。
2.澈底追究。
窮原竟委。
3.表示最終有了結果,相當於“終究”、“到底”。
有誌者事竟成。
4.表示出乎意料,相當於“竟然”、“居然”。
他竟敢出言不遜、沒想到雙方合作竟如此成功。
5.《書》結束;完畢。
未竟的事業。
6.姓。
竟字的翻譯
finally, after all, at last
tatsächlich, in der Tat , unvermutet, unerwartet
finir, accomplir, malgré tout, contre toute attente, finalement, cependant, même
キョウ ケイ おわる ついに わた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