簜字的意思和解釋

dàng tāng

⺮部 共18畫 上下結構 U+7C1C CJK 基本漢字

⺮ 部

18 畫

12 畫

上下結構

314314441251113533

dàng,tāng

dong6

8812.7

U+7C1C

E7B09C

HEAH

TIJR

𰩹

簜字概述

〔簜〕字拚音是(dàng,tā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8畫

〔簜〕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竹湯)組成。

〔簜〕字倉頡碼是HEAH,五筆是TIJR,四角碼是8812.7

〔簜〕字統一碼UNICODE是U+7C1C,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1772,UTF8:E7B09C

簜的意思

dàng ㄉㄤˋ

基本解釋

大竹。

笙簫之類的樂器。

古代使者盛符節的竹函。

簜的國語辭典解釋

dàng ㄉㄤˋ

詳細解釋

1.大竹子。

《說文解字 · 竹部》:“簜,大竹也。”《書經 · 禹貢》:“筿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喬。”漢 · 孔安國 · 傳:“筿,竹箭。簜,大竹。”

2.笙簫一類的樂器。

《說文解字 · 竹部》“”字 · 清 · 段玉裁 · 注:“以竹成器亦曰簜。笙簫皆用小竹,而雲簜者,大之也。”

簜的兩岸詞典解釋

dàng ㄉㄤˋ

詳細解釋

古書上指一種大竹子。

筿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喬(《書經‧禹貢》)。

簜字的翻譯

bamboo

(bambou)​

トウ ドウ